[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CMC快速溶解方法及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8110.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辛浩;郑春龙;宛程;许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陈兴旺 |
地址: | 2156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cmc 快速 溶解 方法 负极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CMC快速溶解方法及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将CMC加入到搅拌器中,并继续加入适量润湿剂,开启搅拌后使CMC润湿均匀,再加入超纯水,开启搅拌可快速制备均匀的CMC胶液。本发明的CMC快速溶解方法能有效避免CMC结团现象,大大降低CMC的制胶时间,节省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调整润湿剂的添加量和种类可有效控制CMC胶液的粘度,降低CMC的用量从而提升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负极片的阻抗,有利于锂离子电池的大倍率放电。本发明有效节省制胶时间,同时有效改善CMC结块现象,较快得到均匀的CMC胶液,同时能适当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和高倍率放电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CMC快速溶解方法及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逐步落实与推进,新能源领域特别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市场对电池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电动汽车领域,电池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技术之一。电池主要由电芯、钢壳、盖帽等主要部分组成。电极浆料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电芯不可缺少的材料,它由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三部分组成。而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常用的粘结剂体系为CMC/SBR体系,其中CMC(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增稠剂、悬浮剂和粘结剂,其胶液的好坏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倍率和内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MC的胶液粘度、均匀性与稳定性成为锂离子电池电芯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上通用的制胶工艺为在水中加入CMC粉料后通过长时间高速搅拌来得到均匀的CMC胶液,此方法不仅制胶时间长、能耗高,而且不可避免的会发生CMC结块现象,从而导致CMC发生挂壁和缠桨,需通过人工加长搅拌时间来解决。而CMC的弱的导锂离子,会增加电芯的内阻,大部分电池生产商通过采用高分子量的CMC,降低CMC的添加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高分子量的CMC更易发生结块现象,从而导致挂壁和缠桨,对CMC胶液的制备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同时进一步造成了电芯的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CMC快速溶解方法及负极片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CMC胶液质量不佳造成的电芯的性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CMC快速溶解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CMC、润湿剂加入至搅拌器中搅拌,得到混合料A,CMC、润湿剂的质量比例是1:1-1:20;
在混合料A中加入40~200重量份的超纯水,搅拌40-90分钟,得到CMC胶液;
CMC的聚合度为400~3000;
CMC的取代度为0.45~1.2;
润湿剂是醇类、含氮的氨类、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醇类是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含氮的氨类是二甲基甲酰胺、甲基吡咯烷酮、乙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碳酸酯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采用权利要求1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CMC快速溶解方法将CMC快速溶解,得到浓度为0.5~2.5wt%的CMC胶液B;
将0.5~10重量份的导电剂加入至B中,搅拌30~60分钟,得到混合料C;
将85~100重量份的负极活性材料加入至混合料C中,搅拌60-120分钟,得到混合料D;
在混合料D中加入0~20重量份的水,搅拌30~60分钟,得到混合料E;
在混合料E中加入1.5~6重量份的乳液,搅拌20~40分钟,得到混合料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