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农田尾水处理的梯级深度生态修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8200.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幼娥;钟翔;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惟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农田 水处理 梯级 深度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农田尾水处理的梯级深度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池体、第一挡水坎、第二挡水坎、第三挡水坎、第四挡水坎、进水管、出水管,所述的池体为选取的普通农田沟渠中一段,且池体底层的水平高度从前至后逐步降低,所述的第一挡水坎、第二挡水坎、第三挡水坎、第四挡水坎形状与农田沟渠截面相对应,四块挡水坎依次竖直设置在池体内,其中第一挡水坎与第二挡水坎之间形成第一池体,第二挡水坎与第三挡水坎之间形成第二池体,第三挡水坎与第四挡水坎之间形成第三池体,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第一挡水坎的底部,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第四挡水坎的上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调节能力好、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尾水处理的梯级深度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但是,化肥溶于水中并随着大量的灌溉流水输入水体时,会带来因氮、磷、钾过量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农药进入水体,会引起有机氯、有机磷、有机砷等污染物,这些有毒污染物结构稳定、不易降解、毒性残留时间长,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危害,如果人们饮用了受此类污染的水,容易导致慢性中毒,还可能致残、致畸,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田生产活动中的各种污染物如沉淀物、营养物、农药、病菌等,通过径流、淋溶和农田排水等途径,以低浓度、大范围的形式从土壤圈向人圈扩散的污染过程。
以往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尾水处理的技术一般采用稳定塘处理系统、土地处理系统和湿地处理系统,这些技术仅仅是采用植物或动物对尾水中富含的化肥等营养成分简单二次利用,处理程度低,最终出水不能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也有一些新技术借鉴了工业污水处理所用的生物净化设备,这些技术虽然利用厌氧和好氧微生物对增强净化程度,但厌氧分解过程与好氧分解过程并没有有机结合起来,是独立的两个处理步骤,导致处理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农田尾水处理的梯级深度生态修复系统,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改进,在三级梯田式深度生态修复系统中的第二级与第三级之间设置了可调节水位的拦水坝,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且对农田尾水进行有效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农田尾水处理的梯级深度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池体、第一挡水坎、第二挡水坎、第三挡水坎、第四挡水坎、进水管、出水管,所述的池体为选取的普通农田沟渠中一段,且池体底层的水平高度从前至后逐步降低,所述的第一挡水坎、第二挡水坎、第三挡水坎、第四挡水坎形状与农田沟渠截面相对应,四块挡水坎依次竖直设置在池体内,其中第一挡水坎与第二挡水坎之间形成第一池体,第二挡水坎与第三挡水坎之间形成第二池体,第三挡水坎与第四挡水坎之间形成第三池体,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第一挡水坎的底部,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第四挡水坎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池体为填料滤床段,第一池体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下层为沸石滤料层,而上层为石英砂层,农田尾水在第一池体中被厌氧脱氮除磷;所述的第二池体为绿狐尾藻生态修复河床,农田尾水在第二池体中被缺氧深度处理;所述的第三池体为生态浮床段,农田尾水在第三池体中被好氧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挡水坎、第三挡水坎、第四挡水坎结构相同,两者均为耐腐蚀的硬质塑料板材制成,板材上部均匀的开设有圆弧形的溢水槽口,板材上均匀的开设有通水孔,而所述的通水孔上配备有堵水活塞,堵水活塞可根据不同季节的水量,灵活调节池体中的水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堵水活塞为混凝土结构,且堵水活塞尾部设置有钢制的辅助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池体内部设置有生态浮床,第三池体为泥土堆砌结构,节约工程造价,模拟自然环境,底部铺种沉水植物苦草,岸壁浅水地带栽种芦苇、菖蒲、水葱,睡眠铺设生态浮床,配备栽种水芹菜、浮萍、睡莲等浮水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惟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惟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袋自动补袋装置
- 下一篇:自热式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