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切导管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5334.6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王珏;阳绪容;万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切导管及其使用方法,伸缩导管的前部固连有第一气囊,连接导管的前部固连有固定翼,第一气囊与固定翼之间设有第二气囊,所述伸缩导管与连接导管连通,推拉杆通过连接导管和伸缩导管的夹层与伸缩导管的头部连接;第一卡弗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二卡弗与第二气囊连通。本发明的气切导管的头部可记忆性伸缩,能够将气切导管牢靠地固定在人体上呼吸道内,减小了对患者正常呼吸的影响,降低气切导管意外脱出的风险,提高气切导管拔管成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切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或带气囊的硅胶套管,以解除喉源性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及呼吸功能失常的常见手术。气管切开后需通过气切导管与呼吸机连接进行机械通气,停止通气治疗时会将位于气管内的气切导管的气囊进行放气,并暂时留置在气管中,此时患者通过气切导管口吸入空气或氧气。当患者病情好转需要拔出气管导管时,一般临床会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直接拔出并用蝶形胶布封堵固定气切伤口,若患者病情出现反复,需要重新进行机械通气时,会导致二次气管切开,增加患者的痛苦;第二,拔管前,先试堵管,即使用活塞封堵气切导管开口处,患者经口鼻完成吸气、呼气,这样虽然避免了二次切开的风险,但封堵后的气管因气切导管放于气管中形成了人为的气道狭窄,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常出现堵管、拔管失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气切导管及其使用方法,气切导管的头部可记忆性伸缩,能够将气切导管牢靠地固定在人体上呼吸道内,减小了对患者正常呼吸的影响,降低气切导管意外脱出的风险,提高气切导管拔管成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切导管,伸缩导管的前部固连有第一气囊,连接导管的前部固连有固定翼,第一气囊与固定翼之间设有第二气囊,所述伸缩导管与连接导管连通,推拉杆通过连接导管和伸缩导管的夹层与伸缩导管的头部连接;第一卡弗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二卡弗与第二气囊连通。
优选的,所述伸缩导管的弯曲角度与气管的解剖结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伸缩导管为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材料为镍钛合金。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为圆锥形气囊。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为环形气囊。
优选的,所述伸缩导管、连接导管、固定翼、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均为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充气后直径与气管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气囊充气后直径大于气管侧壁开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充气后与固定翼之间的间隙与人体的气管的管壁厚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气切导管的使用方法为:
将气切导管插入气管内,进行机械通气时,通过第一卡弗对第一气囊进行充气,使第一气囊充盈;
当气切伤口过大或患者烦躁不安导致气切导管脱出风险高时可通过第二卡弗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使充气后的第二气囊与固定翼夹住气管的管壁;
未连接呼吸机时,通过第一卡弗释放第一气囊中的气体,可经连接导管的左端开口吸入空气或氧气;
未连接呼吸机且需收回伸缩导管时,通过第一卡弗释放第一气囊中的气体,然后向后拉动推拉杆使伸缩导管收起,并用活塞封堵连接导管的左端开口,再通过第二卡弗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使充气后的第二气囊与固定翼夹住气管的管壁,此时患者恢复经鼻吸气的生理状态;
当需再次使用时,通过推拉杆推出伸缩导管,伸缩导管记忆恢复至原工作状态时的形状,根据情况重复上述操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取暖炉
- 下一篇:一种农用插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