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002.0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钱飞;陈小云;沈俊;周粉华;陈婷婷;何硕;许飞飞;王婷;贾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5G5/23;C05F7/00;C05G5/14;E03F1/00;E03F5/10;E03F5/18;E03F5/2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区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输送管路、地下过滤池、地下沉降池以及地下储水池,具体的雨水处理系统包括:S110、S120以及S130三个步骤;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备、污水管路、输水管路、以及残渣处理装备,具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S210、S220、S230、S230、S250、S260以及S270七个步骤;利用雨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互相配合,实现城市生活区水资源利用和就近处理消化,优化生活区,形成水资源循环,降低污染并提升生活区环境。本发明监测并控制分流管的流量,优化分流器的分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以城市的生活区为例,如何将生活区的污水处理并就近循环利用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关键,另外,如何将雨水收集并整合整个生活区的污水和雨水处理系统,使生活区更优化,形成水资源循环,降低污染并提升生活区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如何将生活区的污水处理并就近循环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将生活污水和雨水区分收集,再将雨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用于就近植被的灌溉和建筑用水,另外,处理获得有机水用于就近植被的肥料,处理后的有机残渣被压制成圆饼状,运输至城市绿化区域后捣碎以作为有机土壤,实现了将生活污水和雨水经处理后就近利用的问题,解决了海绵城市城市生活区水资源管理与利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输送管路、地下过滤池、地下沉降池以及地下储水池,雨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
S110在地下井内设置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与雨水输送管路连接,雨水输送管路将雨水输送至地下过滤池;
S120利用水泵将雨水过滤池中的雨水抽至地下沉降池,向地下沉降池添加消毒剂;
S130利用水泵将地下沉降池中的雨水抽至地下储水池;
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备、污水管路、输水管路、以及残渣处理装备,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
S210利用污水处理装备获得有机水、有机残渣以及初级处理水;
S220将有机水利用污水管路输送至生活区的绿植区域作为有机肥料;
S230将有机残渣利用残渣处理装备干燥压缩制成圆饼,将圆饼输送至生活区的绿植区或城市绿化带作为有机土壤;
S240将初级处理水集中加药净化处理;
S250将加药净化后再消毒处理;
S260将消毒处理后的水利用输水管路输送至地下储水池;
S270将地下储水池中的水用于生活区的绿植区灌溉或作为建筑用水;
雨水处理系统中,地下过滤池中设有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和三级过滤网,一级过滤网的孔隙率最大,二级过滤网的孔隙率次之,三级过滤网的孔隙率最小;地下沉降池内设有淤泥清理设备,淤泥清理设备用于请清理地下沉降池中的淤泥残渣;地下过滤池、地下沉降池和地下储水池的内壁均设有胶质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未经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