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印机的废墨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0672.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6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 | 分类号: | B41J2/17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武支才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的废墨收集装置,通过废墨传送带的循环移动将附着在废墨传送带上的废墨转移至废墨收集区进行去除而收集,保证了对应位于打印头的下方的废墨传送带的表面的废墨处于非堆积状态,其巧用打印头(字车)的不打印工作行程驱动,在字车每一次的往复移动过程中,传动单元的传动件受字车驱动可与废墨传送带的动力输入端衔接并由此而传递动力,将字车横向移动转化为废墨传送带的循环转动,也可以在字车的反向移动过程中,由字车带动传动单元的传动件反向移动,从而与废墨传送带的动力输入端脱离,使废墨传送带暂时停止转动。该废墨收集装置将字车的往复运动转化为废墨传送带的单向转动来搬运废墨,实现主动式处理废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的废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墨打印机会使用难流动/难吸收的墨水。打印机工作过程中,多余喷出的废弃墨水容易堆积累高,随着打印机的正常工作,墨水堆积到一定高度后能够接触到喷头表面而使得画像质量达不到要求。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如下几种处理方式,现有的一种简单的实现方式是,用一种高吸收能力的海绵用以吸收废墨。但采用吸收海绵的方式在少量吸收后,同样会出现废墨堆积,废墨堆积到一定高度后,而致使打印机功能失效。
还有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打印机的程序控制使得废墨喷射位置均匀分布在一定的宽度范围内。或者是,通过相应的控制机构将用户开合打印机的对应面板、外盖的动作转换为对堆积废墨的推动,使得废墨更均匀地分布在更大地范围内。这两种处理方式,通过扩大废墨可堆积的范围,虽然减缓了废墨的堆积速度,但在该范围内堆积到一定高度后,仍会导致打印机功能失效。
再一种实现方式是,在打印机相关位置设计用户可打开的窗口,在堆积的废墨堆积到一定程度即将使打印机功能失效前,提醒用户打开窗口,定时更换废墨吸收海绵。该中处理方式,相对繁琐,在用户忘记更换废墨吸收海绵的情况下,同样会因废墨堆积到一定高度后,而致使打印机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打印机的废墨收集装置,能有效解决废墨堆积问题,从而避免打印头与堆积废墨接触而导致打印机功能失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印机的废墨收集装置,包括:
机架;
废墨转移单元,设于机架上,包括承载架以及废墨传送带,所述废墨传送带能循环转动地设于所述的承载架上,从而带动附着在废墨传送带上的废墨转移至废墨收集区;
废墨去除及收集单元,设于机架的废墨收集区,用于将附着在所述的废墨传送带上的废墨从废墨传送带上去除并收集;
传动单元,包括致动件、弹性件以及传动件,所述致动件位于打印机的字车的远离打印区域的行进路径上,且能与字车接触而随字车横向滑移,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的致动件上,在弹性件处于蓄能状态下使所述的致动件始终具有朝打印区域所在位置移动的趋势,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能与所述致动件相传动连接,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能与所述废墨传送带的动力输入端相传动连接从而带动废墨传送带转动,所述传动件横向活动设于所述致动件的移动路径中,能在致动件远离打印区域过程中与致动件接触并随该致动件一起移动,从而使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废墨传送带的动力输入端相衔接,还能在所述致动件朝打印区域所在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传动件反向移动,使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废墨传送带的动力输入端相脱离。
为了实现致动件的横向移动,还包括在机架的横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架,该两个第一支架上均设有横向贯通的导向孔,所述致动件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沿致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致动件的两个导向杆能对应穿设到两个第一支架的导向孔中,并通过导向杆与导向孔的滑动配合而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