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9600.5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朱敏;郑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7/217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激式恒压恒流 开关电源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包括恒压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恒流控制电路、采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及峰值电流控制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用以采样辅助线圈对副边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并将所述感应电压信号发送至所述误差放大电路放大,并经由所述峰值电流控制电路处理以获得最大导通电流控制信号VCST_MAX,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接入并处理所述最大导通电流控制信号VCST_MAX,以控制所述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输出恒定电流,其通过主动控制的方式保证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输出的电流恒定,灵活性和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属于反激式电源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反激式AC/DC开关电源的种类多样,其内部控制模块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所有的控制模块都为了得到精准的恒压(CV)、恒流(CC)输出。如图1所示,通过控制开关管Q6的开关频率及峰值电流来维持稳定输出电压,而对于精准恒流输出,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固定峰值电流的同时,调整副边线圈导通时间的占空比。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控制副边线圈导通时间占空比达到恒流输出存在较大局限性,其要求原边线圈的峰值电流为定值,此时若电路输出反馈电压不断降低,则会导致副边二极管D1导通时间增大,死区时间也随之增大;若电路输入电压增大时,则会导致原边线圈导通时间变短,死区时间也会随之增大。死区时间增大不但会导致电路开关周期变长,开关频率下降,甚至进入音频范围,同时还会降低电路的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其能够解决原边线圈导通时间短而导致的死区时间增大、开关周期边长的技术问题,同时控制方式简单,灵活性与可靠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包括恒压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恒流控制电路、采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及峰值电流控制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用以采样辅助线圈对副边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并将所述感应电压信号发送至所述误差放大电路放大,并经由所述峰值电流控制电路处理以获得最大导通电流控制信号VCST_MAX,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接入并处理所述最大导通电流控制信号VCST_MAX,以控制所述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输出恒定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控制电路为平均电压控制型恒流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平均电压控制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反相器,第一运算放大器AMP1,第二运算放大器AMP2,第一调整管Q1;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接入最大导通电流控制信号VCST_MAX,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调整管Q1的漏极连接、并输出所述平均电压控制型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ST以控制所述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输出恒定电流,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AMP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AMP2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控制端与所述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且接入所述采样电路输出以判断副边线圈是否开启的信号S_sec,所述第二开关K2的控制端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MP1的同相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MP1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VREF_CC,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与第一调整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调整管Q1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及第二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反激式恒压恒流开关电源还包括与接入所述副边线圈的副边二极管D1,所述副边线圈导通时,所述副边二极管D1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装配式移动服务站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挤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