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湿高阻隔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9233.9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赖军;唐世君;绳以健;王刚;徐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5/04;C08K3/26;B32B27/32;B32B27/40;B32B27/02;B32B27/12;B32B7/12;B32B37/06;B32B37/10;B32B37/12;B32B38/00;A41D31/02;A41D3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透湿高 阻隔 医用 一次性 防护服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湿高阻隔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医用防护服面料由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和PU微多孔膜复合而成,PU微多孔膜按照下述方法制备:(1)对离型布依次进行防水处理和压光处理后作为载体,使离型布的透气率为3~10cm3/cm2/s;(2)将涂覆液涂布于载体上进行发泡,凝固后,依次经水洗和烘干定型,即在载体上得到PU微多孔膜;按照重量份计,涂覆液的组成如下:溶剂型聚氨酯树脂100份;DMF 50~70份;纳米碳酸钙20~50份;表面活性剂1.2~1.5份;泼水剂0.5~2份;助剥剂0.5~1.5份。本发明通过将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与PU微多孔膜复合,得到了具有透气性能的高透湿高阻隔防护服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湿高阻隔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03年的SARS病毒以及今年的新冠狀病毒在世界大范围爆发,威胁着数以万计人的生命,医用防护服成了不可或缺的防护产品。医用防护服主要用于医护人员穿着,不仅要排湿透气、穿着自如,还要让医护人员免受诊疗过程中病毒、细菌等各种污染物的感染,抵挡住水液、酒精、油渍侵入,有效抗静电以及防止灰尘进入。
医用防护服面料及防护性能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反映着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而且关系到广大医护工作者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我国颁布的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对于透湿和过滤效率的要求不高,如果长时间穿着,就会对舒适性产生负面影响,医护人员常常会汗流浃背。如果再加上佩戴的口罩和护目镜,头晕憋闷在所难免,一天工作下来,内衣和外衣经常全部湿透。针对这一问题,有待进行技术革新,实现防护服的升级换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透湿高阻隔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与PU微多孔膜复合,得到了高透湿高阻隔的防护服面料;除了具备防护服基本性能外,还实现了透气功能,同时阻隔和过滤效率大幅提升。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具备防水、透湿、透气功能的PU微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离型布进行防水处理;
(2)对所述离型布进行压光处理,使所述离型布的透气率达到为3~10cm3/cm2/s,以作为涂覆的载体;
(3)将涂覆液涂布于所述载体上进行发泡,凝固后,依次经水洗和烘干定型,即在所述载体上得到PU微多孔膜。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防水处理的步骤如下:
在所述离型布上涂覆防水树脂,然后进行高温定型,以确保防水性能;
所述防水树脂为C6防水树脂,用量为40±2g/m2;
所述高温定型的条件为:温度为150~170℃,时间为30~40秒;
根据JIS L1902测试,经过上述防水树脂处理的基布洗涤20次后防水性可达80点以上。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压光处理的条件如下:
温度为60~80℃,吨位为70~90T,车速为12~18m/min。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涂覆液的组成具体可为:
溶剂型聚氨酯树脂100份;DMF 50~70份;纳米碳酸钙20~50份;表面活性剂1.2~1.5份;泼水剂0.5~2份;助剥剂0.5~1.5份;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为S-8I或S-11;
所述泼水剂可为C6泼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