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a-Mg-Ni系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8266.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苑慧萍;郭淼;刘彧儒;蒋利军;郝雷;王树茂;李志念;叶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F1/10;C22F1/02;C01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a mg ni 系储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La‑Mg‑Ni系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固态储氢装置用La‑Mg‑Ni系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储氢材料为通式为La1‑x‑yAxMgyNinBz合金,以(La,Mg)5Ni19相为主相,且包括(La,Mg)2Ni7、LaNi5相和(La,Mg)Ni3相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过程采用金属单质或中间合金为原料,通过常规感应熔炼方法制备铸态合金,然后在惰性气氛中进行密封退火处理。本发明的储氢材料,具有由AB2型亚单元与AB5型亚单元层叠而成的超晶格结构。其中Mg高于常规电化学应用La‑Mg‑Ni系储氢材料的Mg含量,同时采用可提高材料平台压的稀土系元素替代La元素,两者结合显著提高La‑Mg‑Ni系储氢材料在常温下的平台压至一个大气压以上,满足了固态储氢装置的应用需求。
技术领域
一种La-Mg-Ni系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固态储氢装置用 La-Mg-Ni系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技术
稀土储氢材料易活化、吸放氢快、平衡压力适中、滞后小、不易中毒,是理想的储氢介质。传统的AB5型稀土储氢材料,广泛应用于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燃料电池用固态储氢装置、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氢的储存、净化和回收等方面。虽然AB5型稀土储氢合金具有良好的吸放氢特性,但是其理论容量较低,目前开发的合金已接近其理论容量。
近年来,添加Mg的AB3~3.8型La-Mg-Ni系储氢材料理论容量超过400mAh/g,并具有良好的活化特性,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但是目前,La-Mg-Ni系储氢材料的研究主要围绕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对稀土储氢合金的另一重要应用燃料电池储供氢方面则研究较少。随着氢能的高速发展,稀土储氢材料因其具有安全性好、对加氢设备要求低等优势,且吸放氢动力学、可逆性、活化性能和抗中毒性能显著优于其他金属氢化物,必将成为氢储运环节中的重要储氢材料,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电化学应用的AB3~3.8型La-Mg-Ni系储氢材料其平台压较低,通常在 0.01MPa~0.1MPa之间。但室温下放氢平台在0.1MPa以下的稀土储氢材料,无法应用于固态储氢装置。因此,研究高容量La-Mg-Ni系储氢材料气态储氢方面的应用,将有利于提高固态储氢装置的竞争力,加速固态储氢装置的推广,并促进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平台压更高,且具有容量高和循环稳定性好的La-Mg-Ni系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a-Mg-Ni系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储氢材料为通式为 La1-x-yAxMgyNinBz合金,其中0.02<x≤0.5、0.25<y≤0.4、0≤z≤0.2、3.35≤n≤3.65, A为Ce、Y、Sm、Pr、Nd、Gd中的一种或几种,B为Mn、Al、Fe、Si、Sn、 Cu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一种La-Mg-Ni系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通式为La1-x-yAxMgyNinBz储氢材料,其中的0.05≤x≤0.3,0.3≤y≤0.4,0≤z≤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采样分析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银杏人参油酒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