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5101.9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8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刚;程永超;柯情;徐强;俞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34 | 分类号: | F24C15/34;F24C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罗洋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隔热 包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灶具隔热罩包括相互可拆卸的隔热罩本体和锅支架,隔热罩的上端面设有止口,锅支架的下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容纳止口,止口用于限制锅支架水平方向的移动;止口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沿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沿止口的上端面向上延伸,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与凹槽的上端面贴合,凹槽的上端面和止口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凹槽的上端面仅与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贴合,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的面积之和小于止口的上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少锅支架与隔热罩本体的贴合面积,降低传播至锅支架上的热量,减少锅支架的散热,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的锅支架和隔热罩本体通常一体成型,锅支架的下端面与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之间完全贴合,两者的接触面积很大。隔热罩的中部用于放置产生火焰的炉头,火焰的热量自隔热罩中部向四周扩散,由于锅支架和隔热罩本体完全贴合,因此隔热罩本体上的热量会通过贴合处传送至锅支架,接触面积越大,热量传播速度越快,传递到锅支架上的热量也就越大。但是锅支架上的热量越大,其散热也就越快,进而影响灶具的加热效果,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锅支架热量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隔热罩,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隔热罩本体和锅支架,其特点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与所述锅支架可拆卸,所述隔热罩的上端面设有止口,所述锅支架的下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止口,所述止口用于限制所述锅支架水平方向的移动;
所述止口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止口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槽的上端面贴合,所述凹槽的上端面和所述止口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在本方案中,凹槽的上端面仅与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贴合,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的面积之和小于止口的上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少锅支架与隔热罩本体的贴合面积,使由隔热罩本体传播至锅支架上的热量减小,而且贴合面积减少使得热量的传播速度降低,能够使得传播到锅支架上的热量进一步减小,锅支架上的热量越小,其散热越慢,从而能够在火焰热量、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较佳地,所述止口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止口的外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凹槽的外侧面贴合,所述凹槽的外侧面与所述止口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在本方案中,凹槽的外侧面仅与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贴合,多个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的面积之和小于止口的外侧面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锅支架与隔热罩本体的贴合面积,降低传播至锅支架上的热量,减少锅支架的散热,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较佳地,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一一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止口的同一周向方向上。
较佳地,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交错设置。
较佳地,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均与所述隔热罩本体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隔热罩本体一种常用的成型方法是冲压成型,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隔热罩本体一体成型,不仅节约了成型的工序,还能够减少用于制作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锅支架包括锅支架本体和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锅支撑,多个所述锅支撑连接于所述锅支架本体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铝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