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0200.1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定一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64;F24F11/88;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室内 相对 温湿度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本申请确定人体在室内的人体舒适度与所述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室内风速的对应关系;获取室内的实时空气温度、实时相对湿度及实时室内风速;为了使室内当前的相对温湿度环境满足人体对最佳舒适度的需求,基于对应关系、实时空气温度、实时相对湿度及实时室内风速,规划出满足人体在室内处于最佳人体舒适度时所对应的空调‑加湿器联动控制信息;基于联动控制信息分别控制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及对应联动的加湿器的出风湿度和出风速度,实现了在控制设备端通过对空调和加湿器的联动控制使室内的相对温湿度满足用户对最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进而提高用户的室内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建筑物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优良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环境品质和人体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空调以温度为控制参数,忽略了相对湿度、室内风速、平均辐射温度等室内环境因素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其控制对象是温度而不是人体舒适度,所以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舒适度要求,因此,如何在室内找到一种满足人体对舒适度的室内相对温湿度控制方案成为目前业界亟待研究的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人体在室内对相对温湿度的要求的问题,使得人体能够在室内处于最佳人体舒适度,进而提高用户的室内体验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人体在室内的人体舒适度与所述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室内风速的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室内的实时空气温度、实时相对湿度及实时室内风速;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实时空气温度、所述实时相对湿度及所述实时室内风速,规划出满足人体在所述室内处于最佳人体舒适度时所对应的空调-加湿器联动控制信息;
基于所述联动控制信息分别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及对应联动的所述加湿器的出风湿度和出风速度。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中,所述联动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空调的空调控制信息和与所述空调进行联动控制的所述加湿器的加湿器控制信息,其中,
基于所述联动控制信息分别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及对应联动的所述加湿器的出风湿度和出风速度,包括:
基于所述空调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同时,基于所述加湿器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加湿器的出风湿度和出风速度。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中,基于所述联动控制信息分别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及对应联动的所述加湿器的出风湿度和出风速度,包括:
对所述联动控制信息进行语音或视频广播;
响应于用户基于广播的所述联动控制信息对所述空调进行的第一预设触控操作和对所述加湿器进行的第二预设触控操作,分别对应的控制所述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及对应联动的所述加湿器的出风湿度和出风速度。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室内相对温湿度的方法中,所述确定人体在室内的人体舒适度与所述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室内风速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人体在所述室内所处的历史空气温度、历史相对温度及历史室内风速下对应的历史人体舒适度;
对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人体在所述室内所处的历史空气温度、历史相对温度及历史室内风速下对应的历史人体舒适度进行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确定人体在所述室内的人体舒适度与所述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室内风速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定一,未经张定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多翅碳致热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