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1214.4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敦史;村田浩一;佐佐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4;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单元、粘贴于液晶单元的一个面的偏光板A、粘贴于液晶单元的另一个面的偏光板B,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板A为如下结构: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与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平行,在偏振片的与液晶单元位于远端侧层叠有聚酯薄膜,
所述偏光板B为如下结构: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与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平行,在偏振片的至少单面层叠有保护膜,
所述聚酯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收缩力Ff、与偏光板B所具有的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收缩力Fp满足下述式(1),
式(1)0.1≤Ff/Fp≤2
其中,收缩力Ff(N/m)为聚酯薄膜的厚度(mm)×弹性模量(N/mm2)×热收缩率(%)÷100×1000,收缩力Ff的式中,弹性模量和热收缩率均为聚酯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值,所述热收缩率是在100℃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时的收缩率,
收缩力Fp(N/m)为偏光板B的偏振片的厚度(mm)×弹性模量(N/mm2)×热收缩率(%)÷100×1000,收缩力Fp的式中,弹性模量和热收缩率均为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值,所述热收缩率是在100℃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时的收缩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A所具有的聚酯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弹性模量为1000~9000N/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A所具有的聚酯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A所具有的聚酯薄膜的厚度为40~16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A所具有的聚酯薄膜的取向主轴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的倾角为15度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A所具有的聚酯薄膜的收缩主轴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的倾角为15度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A为如下结构:在偏振片的液晶单元侧层叠有TAC薄膜、环状烯烃薄膜、或丙烯酸类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A为如下结构:在偏振片的液晶单元侧未层叠保护膜或光学补偿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B为如下结构:在偏振片的液晶单元侧层叠有TAC薄膜、环状烯烃薄膜、或丙烯酸类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B为如下结构:在偏振片的液晶单元侧未层叠保护膜或光学补偿薄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构成所述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的厚度为0.6m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构成所述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的厚度低于0.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构成所述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的厚度为0.4m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构成所述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的厚度为0.3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2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