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生产集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204.0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超峰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康震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站 广域 海上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生产集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现场生产自动监控层、中间链路层和集控平台层,所述现场生产自动监控层包括分别设置于各个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场的多个监控子系统,所述监控子系统通过中间链路层连接至集控平台层,所述集控平台层连接电网调度中心。该集控系统打破各个海上风电场站间的数据壁垒,兼容各个不同海上风电场的设备监控,有效地解决了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生产中各场站监控系统孤立运行,数据不能协同高效利用、不能统一生产调度、不能开放兼容新场站接入等问题,运用集控平台后,可方便地兼容接入新建的海上风电场到平台上,实现统一调度与生产管理,减少场站监控资源重复,提高生产调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生产集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海上风电生产监控通常以单体项目开发,即一个海上风电场的监控系统独立运行。例如,公开号CN20962705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监控系统”,通过一体化监控子系统与海上风电机组监控子系统、海上升压站监控子系统和陆地集控中心监控子系统通信连接,以综合处理信息,实现对海上风电场的监控。但此种方式未能涉及跨场站广域的海上风电生产集控问题,由于各单体海上风电场监控系统孤立运行,对于跨多个场站广域的海上风电场,各个场站的发电生产运行数据不能协同高效利用、不能统一生产调度、不能开放兼容新场站接入,尤其对于成片并行开发、近海和远海并行开发的海上风电集群,存在场站监控资源分散及重复、跨场站生产调度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生产集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海上风电场监控系统各单体孤立运行,未能对跨多个场站广域的海上风电场生产进行集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生产集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现场生产自动监控层、中间链路层和集控平台层,所述现场生产自动监控层包括分别设置于各个跨场站广域海上风电场的多个监控子系统,所述监控子系统通过中间链路层连接至集控平台层,所述集控平台层连接电网调度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子系统包括海上风电机组监控系统、升压站综自系统、机组配套升压设备监控系统、升压站配套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电量采集监控系统、风功率预测系统、海缆综合监控系统、风电机组振动监控系统、风机配套设备在线监控系统、风机视频监控系统、站区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设备视频监控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海上风电机组监控系统包括与海上风电机组连接的风机监控操作员站,所述监控平台层包括与所述风机监控操作员站连接的风机监控主机;所述升压站综自系统包括海上操作员站,所述监控平台层包括与海上操作员站连接的监控主机;所述电量采集监控系统包括与集控平台层连接的电量采集器;所述风功率预测系统包括与集控平台层连接的海上测风塔、自动气象站;所述海缆综合监控系统包括与集控平台层连接的海上海缆监测主机;所述风电机组振动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风电机组上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的在线振动监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每台风机机舱顶部、风机机舱内部以及塔筒内的摄像机;所述站区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就地视频工作站、网络交换机、录像设备、摄像机、编码器及沿升压站围墙四周设置的电子栅栏,所述设备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与重要场所和主要运行的风电设备连接的视频监控设备;各海上风电场站均设置有连接风机视频监控系统、站区视频监控系统和设备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分控制站,所述集控平台层设置有与视频监控分控制站连接的视频监控主控制站,所述视频监控主控制站包括网络视频集中管理服务器、监视器、电视墙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及光纤传输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平台层连接有移动设备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海上风电场还设置有工业机器人,所述工业机器人连接监控平台层。
进一步地,所述海上风电场还设置有巡检无人机,所述巡检无人机连接监控平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超峰,未经林超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