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科临床手术给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0146.2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5/00;A61B1/233;A61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0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手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科临床手术给药装置,包括支撑构件和设置在支撑构件内的针筒,针筒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顶端的固定环、设置在筒体底端的针头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活塞和设置在活塞上侧的推杆,支撑构件包括环形撑件、对称设置在环形撑件下侧的L型撑架、转动连接在两组L型撑架底端之间的套接管;本发明通过支撑架与撑板对L型撑架的支撑,从而实现针筒支撑在患者鼻部处,减少使用针筒过程中出现晃动,并减少误扎现象;通过调节L型撑架与支撑架的角度,并转动针筒,从而将给药座的半球形喷头对准给药病灶处,同时通过袖珍探头和照明灯的相互配合,进而便于找准鼻腔内部的给药病灶处,利于手术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科临床手术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鼻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鼻子及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鼻科手术时根据病灶种类需对病灶进行给药处理,给药分为注射给药和外喷给药方式。
目前,外喷给药方式的装置一般为针筒,但是存在给药过程中,需全程使用手支撑住针筒进行注射,经验尚浅的医护人员,容易出现手抖而出现误扎现象,同时不易找准鼻腔内部的给药病灶处,影响手术的进行。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科临床手术给药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需全程使用手支撑住针筒进行注射,经验尚浅的医护人员,容易出现手抖而出现误扎现象,同时不易找准鼻腔内部的给药病灶处,影响手术的进行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鼻科临床手术给药装置,包括支撑构件和设置在支撑构件内的针筒,针筒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顶端的固定环、设置在筒体底端的针头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活塞和设置在活塞上侧的推杆,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环形撑件、对称设置在环形撑件下侧的L型撑架、转动连接在两组L型撑架底端之间的套接管、通过给药导管连接在套接管下端的给药座、均转动连接在L型撑架下部外侧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两组支撑架之间的撑板,所述筒体上端部穿过环形撑件,且其套设在两组L型撑架之间,所述环形撑件位于固定环下侧,所述套接管可卡接在针头底端部,所述给药座下端部轴心设置有半球形喷头,半球形喷头球形表侧均匀开设有若干组药孔,给药座下端部对称设置有袖珍探头和照明灯。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撑件内径大于筒体外径,且环形撑件外径小于固定环外径,从而固定环限制环形撑件,使得环形撑件无法穿过固定环。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接管采用医用塑性材质,通过套接管的塑性,实现套接管与针头的卡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两组所述L型撑架底端之间设置有环形转接件,环形转接件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套接管上部圆周侧壁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若干组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球体,通过球体可沿环形凹槽进行转动,实现套接管与环形转接件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套接管转动连接在两组L型撑架底端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袖珍探头和照明灯均通过分导线连接有总导线,总导线另一端设置有USB插头,分导线均沿着给药导管与总导线电性连接,且分导线均胶接在给药导管外表侧,通过USB插头、分导线与总导线,便于与显示仪器电性连接,实现照明灯的照明,袖珍探头将图像信息通过分导线与总导线传递给显示仪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导管中部套设有弯管件,弯管件靠近套接管一端设置有拉板,通过弯管件,可以保持给药导管一定的弯度,便于将给药座移动至鼻腔内部的给药病灶处,通过拉板,便于移动弯管件,进而可根据实际情形,对给药导管的弧度进行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