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6000.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彬;刘琛;李凝玉;刘俊丽;林义成;李华;傅庆林;陈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度 污染 农田 水稻 安全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通过前期增加土壤活性铁的含量,后期在水稻根区施用增氧剂以及灌溉增氧水的方式强化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从而阻控土壤中的镉进入水稻根部以及向籽粒的迁移。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并且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性,水稻根系活力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水稻苗的根表铁膜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低水稻镉吸收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也是镉吸收能力较强的作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降低水稻的镉吸收研究包括低累积品种筛选,土壤重金属钝化,土壤水分管理,叶面阻控剂喷施等多个方面。
铁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通常,水稻根际环境中含有低量的铁元素,附着于水稻根表形成低含量的根表铁膜,从而对根际环境中的镉离子有吸附作用。根表铁膜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与铁膜形成的厚度有关。即在铁膜较薄的情况下,其吸附的镉易穿过铁膜进入根体,起到促进水稻镉吸收的效果;而铁膜达到一定厚度,则表现为阻控作用,且铁膜越厚,阻控镉向水稻根内迁移的效果越强。因此,本发明针对如何提高根表铁膜厚度,从而抑制土壤镉向水稻籽粒中的迁移过程,研发了一套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通过前期增加土壤活性铁的含量,后期在水稻根区施用增氧剂以及灌溉增氧水的方式强化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从而阻控土壤中的镉进入水稻根部以及向籽粒的迁移。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强化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
1)水稻苗移栽前,在土壤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移栽水稻苗至施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的土壤中;
2)在水稻孕穗期至成熟期,对水稻根区进行增氧处理。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在水稻苗移栽前4-7天,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均匀撒施于土壤中,田面灌水平整田面,并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与深度在0-15cm的耕层土壤充分混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的施入量以每平方米土壤添加40-80g计。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增氧处理包括向水稻根区施入增氧剂。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所述增氧剂为过氧化钙,向水稻根区施入增氧剂的具体方法为,在水稻孕穗期时,将增氧剂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增氧剂的添加量以每平方米土壤添加3-5g计。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增氧处理包括采用微纳气泡水增氧灌溉水稻。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所述微纳气泡水增氧灌溉水稻的方法具体为,在水稻苗大田的水渠中设置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水稻孕穗期至成熟期,采用微纳气泡发生器进行增氧处理,保持3-5cm水层。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强化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稻苗放入到培养箱中,在培养箱中加入添加有二价铁离子的培养液,培养3-6天,待水稻苗长至两叶一心后移栽至土壤中。
上述的一种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方法中,所述培养液为霍格兰营养液,霍格兰营养液中加入1g/L的FeS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驱鸟的系统
- 下一篇:扫描光场多色显微成像的软件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