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2783.3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有智慧;蒲东均;封坤;郭洋洋;程韬;徐凯;杨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隧道 开挖 引起 空间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1.一种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隧道模型、支承装置和三维扫描仪;
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矩形开槽;
所述隧道模型封堵在所述矩形开槽处,且底部与所述支承装置相抵,所述隧道模型与所述箱体构成承载土体的空间;
移动所述隧道模型时,所述土体由所述矩形开槽处塌落;
所述支承装置在所述隧道模型的下方与所述隧道模型相抵,用于支撑所述隧道模型;
所述三维扫描仪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用于测量模拟盾构隧道施工后形成的拱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底座和滚轴;
所述滚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滚轴与所述底座可转动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滚轴为多个,沿所述矩形开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滚轴的轴线与所述矩形开槽的长度方向呈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滚轴的圆周面上设有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拉拽装置,所述拉拽装置与所述隧道模型相连,用于拉拽所述隧道模型;
优选地,所述拉拽装置为液压缸、气缸、直线电机、丝杠传动装置、绳索、手柄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拉拽装置包括连轴、连杆、拉杆和扳杆;所述连轴位于所述隧道模型内,并与所述隧道模型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位于所述隧道模型内,一端并与所述连轴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位于所述隧道模型外侧,所述拉杆的一端并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扳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板、左板、后板、右板,以及分别与所述前板、所述左板、所述后板、所述右板相连的底板,所述矩形开槽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
优选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或所述第二底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前板、所述左板、所述后板、所述右板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模型的轴线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隧道模型的材质为光滑亚克力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镜头位于所述矩形开槽的对称中心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三维扫描仪为激光三维扫描仪。
7.一种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方法,所述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所述隧道模型置于所述矩形开槽处,并采用所述支承装置在所述隧道模型的底部支撑所述隧道模型,使所述隧道模型完全封堵所述矩形开槽;
步骤二:向所述箱体与所述隧道模型构成的承载土体的空间内填充土体,完成土体填充后静置;
步骤三:打开所述三维扫描仪,使所述隧道模型缓慢脱离所述箱体,直至所述隧道模型与所述箱体完全脱离;
步骤四:将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测量结果输出为CAD图,得到不同试验阶段空间土拱效应的拱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一中,放置所述隧道模型时,使所述隧道模型的轴线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二中,分层填充不同种类不同参数的土体,每填充完一层后整平,静置不小于1小时后再填充下一层,完成所有土体填充后静置24小时至36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隧道开挖引起空间土拱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隧道模型缓慢脱离所述箱体时,若土体不稳定则需停止所述隧道模型的移动,直至土体稳定时再次移动所述隧道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7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