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3404.6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0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钟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超前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齿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砸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减少人工体力消耗、提升工件品质、提高工作效率的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一种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包括有砸击架、环形放置框、砸击圆环、驱动组件、下压组件、旋转组件、锤击组件等;砸击架上设有环形放置框,砸击架上设有砸击圆环,砸击架上设有通过转动方式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砸击圆环上设有通过滑动方式进行下压的下压组件。本发明通过驱动组件,可以自动将铜齿轮锤入到水泵内,减少工作人员负担,通过下压组件、旋转组件和锤击组件的配合,锤子锤击的高度慢慢降低,使得铜齿轮可以更好的被安装在水泵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砸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
背景技术
铜齿轮,可输送低闪点液体,如汽油、苯等。齿轮组被定做以满足扭矩要求,可以使用塑料,铜,硬质钢或这些材料的合成物活性硫改善了齿轮油的极压性,对抑制铜腐蚀性、防锈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均有可利用,在将铜齿轮安装进水泵内时,需要人工使用锤子不断进行敲击。
目前,通过人工使用锤子对放入水泵内的铜齿轮进行砸击安装,在砸击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连续不断的挥动锤子将铜齿轮与水泵安装在一起,这样的方式需要消耗人工大量的体力,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锤击的方式不能保证铜齿轮安装的质量。
因此需研发一种可以减少人工体力消耗、提升工件品质、提高工作效率的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将铜齿轮安装在水泵上的方式体力消耗过大、工件品质低、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人工体力消耗、提升工件品质、提高工作效率的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
一种水泵铜齿轮砸击装置,包括有:砸击架;环形放置框,安装在砸击架上;砸击圆环,安装在砸击架上;驱动组件,安装在砸击架上,通过转动方式提供动力;下压组件,安装在砸击圆环上,通过滑动方式进行下压;旋转组件,安装在下压组件上,通过转动方式进行旋转;锤击组件,安装在砸击圆环上,通过滑动方式进行锤击。
进一步说明,驱动组件包括有电机、转盘和摆杆,砸击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盘,转盘另一侧转动式设有摆杆。
进一步说明,下压组件包括有导轨、T型杆、转轴和圆盘,砸击圆环上对称式设有导轨,导轨之间滑动式设有T型杆,T型杆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一端设有圆盘,圆盘上均匀开有至少两个深度不同的凹槽。
进一步说明,旋转组件包括有棘轮、砸击杆、卡块和扭力弹簧,转轴另一端设有棘轮,一侧导轨上设有砸击杆,砸击杆上转动式设有卡块,卡块与砸击杆转动连接处连接有扭力弹簧,卡块与棘轮配合。
进一步说明,锤击组件包括有第一导套、第一滑杆、第一弹簧、球体和锤子,导轨之间设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与第一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杆一端设有球体,球体与凹槽配合,第一滑杆另一端设有锤子。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二导套、L型滑杆、第二弹簧、环形块、第二滑杆、第三弹簧、楔形块、弧形杆、异型杆和弧形板,砸击圆环外侧均匀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均滑动式设有L型滑杆,L型滑杆与第二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L型滑杆之间均设有环形块,环形块上滑动式设有至少两根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与环形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滑杆内端设有楔形块,L型滑杆之间对称式连接有弧形杆,弧形杆上设有异型杆,异型杆尾端均设有弧形板,弧形板均与T型杆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驱动组件,可以自动将铜齿轮锤入到水泵内,减少工作人员负担,通过下压组件、旋转组件和锤击组件的配合,锤子锤击的高度慢慢降低,使得铜齿轮可以更好的被安装在水泵内,通过楔形块等部件的配合,可以将铜齿轮进行固定,有效的防止了铜齿轮位移,提高铜齿轮安装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超前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超前泵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