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工艺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8998.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莫星;樊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33/00;B29C33/04;B29C33/0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碳纤维 复合管 液压 成形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在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内部衬垫一层橡胶管(8);然后使用金属环(6)将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和橡胶管(8)的两端面箍住;然后将含有橡胶管(8)的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放到具有温控功能和变截面型腔的模具内,然后对模具进行加热,使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软化,封堵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两端;再向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内充入液压流体,使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发生胀形,胀形后的碳纤维复合管(9)与模具贴合,接着保压,冷却后取出橡胶管(8),获得变截面的碳纤维复合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4)、左密封块(7)、右密封块(3);所述上模(2)和下模(4)之间设有碳纤维复合管(9)成型所需的变截面型腔;所述模具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封堵孔,分别用于左密封块(7)、右密封块(3)的给进,所述左密封块(7)、右密封块(3)通过封堵孔进入模具,以顶住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两端的金属环(6);所述上模(2)和下模(4)内分别设有多个加热棒(1),用于对模具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和下模(4)内还分别设有多个冷却水管(5),用于对模具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为80-1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时间为1-2小时。
6.一种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上模(2)和下模(4)的模具、左密封块(7)、右密封块(3)、金属环(6)、橡胶管(8)、加热装置;所述橡胶管(8)用于衬垫在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内部;所述金属环(6)用于箍住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和橡胶管(8)的两端面;所述上模(2)和下模(4)之间设有碳纤维复合管(9)成型所需的变截面型腔;所述模具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封堵孔,分别用于左密封块(7)、右密封块(3)的给进,所述左密封块(7)、右密封块(3)通过封堵孔进入模具,以顶住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两端的金属环(6);所述左密封块(7)或右密封块(3)设有液压注入口,用于向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内充入液压流体,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模具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在上模(2)和下模(4)内的多个加热棒(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和下模(4)内还分别设有多个冷却水管(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截面碳纤维复合管的温态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5)的整体流向垂直于等截面碳纤维复合管(9)的轴向;且冷却水管(5)呈方波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9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