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文件交换的跨域微服务调用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008.6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珩;吴正午;于婧悦;杨东昊;郭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晓锋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文件 交换 微服 调用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文件交换的跨域微服务调用方法,适用于采用网闸/光闸隔离的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其中第一网络是被调用端网络,第二网络是调用端网络,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网络接收用户的跨域微服务调用请求,根据该跨域微服务调用请求生成请求文件,将请求文件放入第二网络的请求目录中;
网闸/光闸将第二网络的请求目录中的请求文件同步至第一网络的请求目录中;
第一网络根据第一网络的请求目录中的请求文件,生成响应文件,将响应文件放入第一网络的响应目录中;
网闸/光闸将第一网络的响应目录中的响应文件同步至第二网络的响应目录中;
第二网络将第二网络的响应目录中的响应文件返回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包括第一前置机和第一跨域代理分平台;所述第二网络包括第二前置机和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其中:
第一前置机连接第一跨域代理分平台和网闸/光闸,用于存储请求文件或响应文件,供网闸/光闸进行文件的同步;第一跨域代理分平台连接服务节点和第一前置机,用于订阅服务消息和根据请求文件生成响应文件;
第二前置机连接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和网闸/光闸,用于存储请求文件或响应文件,供网闸/光闸进行文件的同步;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连接用户和第二前置机,用于接收用户的跨域微服务调用请求和将响应文件返回给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根据用户的跨域微服务调用请求,生成本次调用的全局唯一标识UUID,并记录对应的用户回调接口,进而生成请求文件UUID.json,将请求文件UUID.json发送至所述第二前置机;所述网闸/光闸将第二前置机的请求文件同步至第一前置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域代理分平台解析请求文件,通过调用服务获取服务响应,根据服务响应生成响应文件R-UUID.json,将响应文件R-UUID.json发送至所述第一前置机;所述网闸/光闸将第一前置机的响应文件同步至第二前置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从第二前置机读取响应文件,然后解析响应文件并查询UUID对应的用户回调接口,通过调用用户回调接口将响应文件返回给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闸/光闸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第一网络、第二网络中新增的请求文件或相应文件,将新增的请求文件或相应文件同步至另一侧的网络中。
7.一种基于文件交换的跨域微服务调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网闸/光闸隔离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其中第一网络是被调用端网络,第二网络是调用端网络;
第二网络接收用户的跨域微服务调用请求,根据该跨域微服务调用请求生成请求文件,将请求文件放入第二网络的请求目录中;
网闸/光闸将第二网络的请求目录中的请求文件同步至第一网络的请求目录中;
第一网络根据第一网络的请求目录中的请求文件,生成响应文件,将响应文件放入第一网络的响应目录中;
网闸/光闸将第一网络的响应目录中的响应文件同步至第二网络的响应目录中;
第二网络将第二网络的响应目录中的响应文件返回给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包括第一前置机和第一跨域代理分平台;所述第二网络包括第二前置机和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其中:
第一前置机连接第一跨域代理分平台和网闸/光闸,用于存储请求文件或响应文件,供网闸/光闸进行文件的同步;第一跨域代理分平台连接服务节点和第一前置机,用于订阅服务消息和根据请求文件生成响应文件;
第二前置机连接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和网闸/光闸,用于存储请求文件或响应文件,供网闸/光闸进行文件的同步;第二跨域代理分平台连接用户和第二前置机,用于接收用户的跨域微服务调用请求和将响应文件返回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0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