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轮套筒扳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1110.2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怡富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套筒 扳手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棘轮套筒扳手装置,其包括:柄体一端分岔延伸二支杆,该二支杆间形成枢转空间;头体设置于枢转空间并枢接于二支杆,头体一端设有套接部并设有套接孔;工具衔接件组装、卸除于套接部,工具衔接件包含球头端及驱动端,而球头端与驱动端之间设有内缩的颈段,工具衔接件以球头端插组于套接孔后,驱动端以球头端为中心相对套接部旋转摆动;离合组件套组于套接部外侧并控制球头端结合、分离于套接孔;透过头体相对柄体的枢摆,配合工具衔接件相对套接部的旋转,提供更多方向性的操作使用,可适用于更多施工场所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棘轮套筒扳手装置,特别应用于手工具领域的技术,又本技术在于提供套筒扳手能够配合施工场所空间大小差异改变,进而匹配场所大小而形成可多方向旋转、枢转,借此提供更方便的操作使用,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扳手对于该领域的业者来说是一种基本的工具,所有的零件在进行拆卸、组装作业上都少不了扳手,然而市面上的扳手种类不胜其数,现今所要讨论的是扳手型态为棘轮扳手,棘轮扳手的特性主要是应用棘轮原理,其透过一个掣爪,让齿轮只能单一方向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且摆动的幅度是固定的,当掣爪和齿轮没有相互卡抵时,则棘轮就可以轻松的向上述方向转动,并且伴随喀喀声。
又市面上的棘轮扳手类型也非常多种,其中有一种棘轮扳手其用来驱动的一端可水平360度的旋转,其主要是配合不同的施工现场提供使用者方便操作使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单在棘轮扳手驱动端进行旋转已经无法满足更多场所的使用以及相关业者的需求。然而本案发明人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致力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终于发明出一种新型态的棘轮扳手供消费者选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棘轮套筒扳手装置,借由驱动端的枢转变向,透过驱动端本体配合万向套筒的组合,借以提供使用者操作棘轮套筒扳手进行零件的卸除、组装,可具有更多方位的使用,更可提供使用者能够于不同空间大小的施工场所内进行作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棘轮套筒扳手装置,包括:一柄体,其一端分岔延伸二支杆,该二支杆之间形成一枢转空间;一头体,其设置于该枢转空间并枢接于该二支杆,该头体于该枢转空间内以该二支杆为轴心枢摆旋动,又该头体一端设有一套接部,且该套接部设有一套接孔;一工具衔接件,其组装、卸除于该套接部,该工具衔接件包含有一球头端及一驱动端,而该球头端与该驱动端之间进一步设有内缩的一颈段,该工具衔接件以该球头端插组于该套接孔后,该工具衔接件的该驱动端以该球头端为中心相对套接部旋转摆动;及一离合组件,其套组于该套接部外侧并控制该工具衔接件的该球头端结合、分离于该套接部的套接孔;其中,透过该头体相对该柄体的枢摆,配合该工具衔接件相对套接部的旋转下,提供更多方向性的操作使用,可适用于更多施工场所的空间。
根据上述对于本发明所界定的技术特征说明下,其优点在于,利用该头体与该二支杆之间的枢接,以及该工具衔接件与该套接部的万向旋转下,提供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空间范围内进行相关作业,而不再局限于头体的单一枢摆方向,提供使用者除了配合空间外更可配合所要拆装的零件安装位置,借以让用户在作业上更为方便与顺畅。可见本发明可说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创作,相当值得产业界来推广,并公诸于社会大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借由驱动端的枢转变向,透过驱动端本体配合万向套筒的组合,借以提供使用者操作棘轮套筒扳手进行零件的卸除、组装,可具有更多方位的使用,更可提供使用者能够于不同空间大小的施工场所内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分解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怡富,未经陈怡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与屏幕防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珍珠纤维复合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