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子星跨数据中心数据导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5114.4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营磊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子星跨 数据中心 数据 导出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子星跨数据中心数据导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设置元信息,所述元信息记录数据类型与数据中心位置的映射关系;提取数据导出请求中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元信息和所述数据类型,将所述数据导出请求路由至相应位置的数据中心;轮询多个数据中心获取各数据中心的数据导出请求执行进度;在执行进度完成后采集导出的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本发明能够自动化高效率的跨数据中心导出多子星机型数据中心的部件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对导出数据进行及时合理的汇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子星跨数据中心数据导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及其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愿意将自身的IT系统迁移到那些拥有超强技术开发实力,能提供一系列端到端云服务厂家的数据中心里。因此导致数据中心的业务量暴涨、数据爆炸。
为了解决数据中心的数据爆炸问题,数据中心引入了多子星机型服务器,多子星机型服务器能够在紧凑的机箱中配置多个独立的服务器节点。例如浪潮SA5248M4可在2U高度机箱中部署4个2路计算节点,每节点支持2颗最新的英特尔至强E5-2600v4系列处理器,每个节点16个DDR4内存插槽,可满足90%以上用户的使用性能需求。
目前多子星机型在导出部件信息时,存在由于导出时数据量过大导致的现有系统导出超时,经常无法正常导出。并且在多数据中心导出结果时,不容易汇总,并且汇总容易出错,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子星跨数据中心数据导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子星跨数据中心数据导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元信息,所述元信息记录数据类型与数据中心位置的映射关系;
提取数据导出请求中的数据类型;
根据所述元信息和所述数据类型,将所述数据导出请求路由至相应位置的数据中心;
轮询多个数据中心获取各数据中心的数据导出请求执行进度;
在执行进度完成后采集导出的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数据类型的唯一序列号;
建立所述序列号与数据中心位置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元信息存储至元数据中心;
监控数据中心的数据变更;
将数据变更后的位置同步更新至元数据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定制多个数据导出模板;
根据选定的数据导出模板生成数据导出任务;
将所述执行进度在选定的数据导出模板的相应位置进行显示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报错关键字和所述报错关键字对应的解决建议;
从汇总的数据中筛选出包括所述报错关键字的错误数据;
输出所述错误数据和相应解决建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子星跨数据中心数据导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索引设置单元,配置用于设置元信息,所述元信息记录数据类型与数据中心位置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数据写入/读取方法
- 下一篇:数据审核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