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畜牧兽医用灌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8475.6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权;相艳丽;段建兵;刘佩;孟彦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佩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052360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畜牧 兽医 用灌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牧兽医用灌药器,包括压板、活塞杆、灌药器外壳、活塞、注射管以及进液管;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灌药器外壳内且活塞上通过活塞杆固定有压板;所述进液管穿过灌药器外壳且位于灌药器外壳底部一侧;所述注射管穿插设置在灌药器外壳底部且灌药器外壳底部设置有通孔。通过设置多个转动杆相互配合,使得在喂药时畜牧嘴巴被张开,药水能顺利流入畜牧的身体中;通过设置卡扣结构,使每次灌药时药水的量都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牧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畜牧兽医用灌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质食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各个地方也都设置了许多畜牧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畜牧可能会生病,若不治理的话,可能会造成畜牧的死亡,甚至可能会造成瘟疫,导致畜牧大规模死亡,使养殖场损失惨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畜牧的健康。
当有畜牧生病或者畜牧需要大规模喂食药品时,工作人员往往使用灌药器对畜牧进行灌药,而现有的大多灌药器,在使用时都需要将灌药口固定在畜牧的嘴中进行灌药,而由于畜牧往往不会配合导致灌药过程中药水经常流出来,导致浪费药水而且治疗效果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畜牧兽医用灌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畜牧兽医用灌药器,包括压板、活塞杆、灌药器外壳、活塞、注射管以及进液管;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灌药器外壳内且活塞上通过活塞杆固定有压板;所述进液管穿过灌药器外壳且位于灌药器外壳底部一侧;所述注射管穿插设置在灌药器外壳底部且灌药器外壳底部设置有通孔;
还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二转动杆的上方,第二转动杆位于第四转动杆的上方,第四转动杆位于第三转动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注射管上;所述第三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注射管上且第三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注射管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转动杆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四转动杆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射管内部贴合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内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转动穿过注射管;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在转动轴穿过注射管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灌药器外壳的底部;所述注射管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底部与第二挡板表面贴合;所述进液管位于灌药器外壳内壁一侧设置有单向进液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进液口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三弹簧;所述灌药器外壳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且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进液管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凸起上且第一挡板的右侧与进液管贴合;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右侧设置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底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药器外壳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竖直方向等距分布;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刻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四凹槽右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右半部分为锥形且第一滑动块的右半部分插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滑动块、第二弹簧与第四凹槽配合称为卡扣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活塞的两侧;所述第四凹槽内还设置有防止第一滑动块滑出第四凹槽的第一凸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射管的底部设置为半椭球形且半椭球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注射管的底部的材料为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佩,未经刘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8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