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4455.1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晶;于宏光;张立人;杜勇涛;孔晓艺;颜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61 | 分类号: | H04B10/61;H04B10/2543;H04B10/5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地址: | 25035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ofdm 传输 系统 非线性 损伤 补偿 方法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及方法,包括:射频OFDM发射机,所述射频OFDM发射机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调制映射,将调制映射后的信号发送给光I/O调制器;光I/O调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由电信号转换为OFDM光信号,并将OFDM光信号发射给光纤链路;光纤链路中的每个OPC光相位共轭装置对信号进行耦合,并通过高非线性光纤HNLF而产生相反的信号,从而补偿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损伤;光纤链路将输出信号发送给光相干检测器;光相干检测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由光信号解调为电信号,并将解调后的电信号发送给射频OFDM接收机;射频OFDM接收机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还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到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光通信CO-OFDM(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xisionMultiplexing,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将OFDM调制技术和相干接收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但是在结合两者优势的同时,相应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由于OFDM技术将信道分为多个相互正交且并行的子信道,这就导致了系统非常容易满足非线性四波混频效应的相位匹配条件,从而导致严重的载波间干扰。同时,由于CO-OFDM传输信号具有较高的峰均功率比,这会使得系统更容易到达Kerr效应的阈值,从而进一步受到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的影响。怎样有效地补偿光纤传输过程中系统所产生的非线性损伤,是目前研究CO-OFDM系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
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包括:
依次连接的射频OFDM发射机、光I/O调制器、光纤链路、光相干检测器和射频OFDM接收机;所述光纤链路上间隔设有若干个OPC光相位共轭装置;
所述射频OFDM发射机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调制映射,将调制映射后的信号发送给光I/O调制器;光I/O调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由电信号转换为OFDM光信号,并将OFDM光信号发射给光纤链路;
光纤链路中的每个OPC光相位共轭装置对信号进行耦合,并通过高非线性光纤HNLF而产生相反的信号,从而补偿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损伤;
光纤链路将输出信号发送给光相干检测器;光相干检测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由光信号解调为电信号,并将解调后的电信号发送给射频OFDM接收机;射频OFDM接收机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还原。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方法;
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方法,包括:
射频OFDM发射机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调制映射,将调制映射后的信号发送给光I/O调制器;光I/O调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由电信号转换为OFDM光信号,并将OFDM光信号发射给光纤链路;
光纤链路中的每个OPC光相位共轭装置对信号进行耦合,并通过高非线性光纤HNLF而产生相反的信号,从而补偿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