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生物反应器和光合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0643.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英;荣峻峰;宗保宁;李煦;程琳;郄凤翔;管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N1/20;C12M1/04;C12M1/00;C12R1/89;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反应器 光合 微生物 培养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光合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在曝气和光照下,将光合微生物进行生物培养;所述生物培养为自养培养,所述曝气采用的气体为含二氧化碳气体,曝气量为0.1-10L/(L·min);所述光合微生物为小球藻或螺旋藻;
所述光生物反应器中设置有光照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光照的强度分为两级控制,弱光阶段的光强度为1000-5000lux,强光阶段的光强度为5500-100000lux;所述光照的波长为380-780nm;其中,在每次重新接种或采收后,光合微生物浓度较低时进行弱光阶段的光照,在弱光阶段养殖一段时间后,则进入强光阶段进行光照;
所述光照装置包括柱式光源,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至少部分曝气孔朝向柱式光源,以使得曝气孔出来的气泡冲刷柱式光源表面;所述柱式光源的末端和所述至少部分曝气孔的距离为100mm以下;所述光生物反应器未设置其他搅拌装置,通过所述曝气产生的气泡推动光合微生物在光生物反应器中运动;所述曝气管的设置采用方式一或二;
方式一:所述曝气管具有凹面且该凹面设置在柱式光源底部,以使得柱式光源底部位于凹面的弧度中;
方式二:所述曝气管缠绕在柱式光源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柱式光源的末端和所述至少部分曝气孔的距离为1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柱式光源的末端和所述至少部分曝气孔的距离为30-60mm。
4.一种自养培养用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中设置有光照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光照装置设置为能够进行两级控制光照,其中,弱光阶段的光强度为1000-5000lux,强光阶段的光强度为5500-100000lux,以便在每次重新接种或采收后,光合微生物浓度较低时进行弱光阶段的光照,在弱光阶段养殖一段时间后,则进入强光阶段进行光照;所述光照的波长为380-780nm;所述光合微生物为小球藻或螺旋藻;
所述光照装置包括柱式光源,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至少部分曝气孔朝向柱式光源,以使得曝气孔出来的气泡冲刷柱式光源表面;所述柱式光源的末端和至少部分曝气孔的距离为100mm以下;所述光生物反应器未设置其他搅拌装置,通过曝气产生的气泡推动光合微生物在光生物反应器中运动;曝气采用的气体为含二氧化碳气体,曝气量为0.1-10L/(L·min);
所述曝气管的设置采用方式一或二;
方式一:所述曝气管具有凹面且该凹面设置在柱式光源底部,以使得柱式光源底部位于凹面的弧度中;
方式二:所述曝气管缠绕在柱式光源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柱式光源的末端和所述至少部分曝气孔的距离为10-8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柱式光源的末端和所述至少部分曝气孔的距离为30-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