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4345.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8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蔡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触控面板包括柔性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驱动阵列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发光层,位于所述驱动阵列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电极阵列以及与所述触控电极阵列电连接的驱动电路层;所述触控电极阵列位于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柔性基板呈沿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分隔线折叠的状态。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柔性基板的折叠,使得触控电极阵列与驱动电路层成层叠状态,保证与触控电极阵列连接的电路的阻值及可靠性的同时,窄化了面板的边框,有利于实现触控面板的全面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窄边框的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手机显示屏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能够简单方便的进行人机交流;手机显示面板的屏幕也越来越大,边框越来越窄,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的全面屏手机成为了全世界主流的趋势。但实际上受限于现有的技术,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暂还没有能做到手机正面屏占比100%的手机。现在所说的全面屏手机主要是指屏占比可以达到9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
目前,窄边框设计主要是通过减少电极驱动电路的线宽和线距,从而减小驱动电路区域的方式,但线宽和线距的减小,会增加电极的阻值及其可靠性,且通过此方式实现窄边框受工艺制程的限制,即驱动电路区域不可能无限的减小,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实现手机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触控面板具有窄化的边框,有利于实现全面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柔性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驱动阵列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
发光层,位于所述驱动阵列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电极阵列以及与所述触控电极阵列电连接的驱动电路层;
所述触控电极阵列位于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柔性基板呈沿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分隔线折叠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触控电极阵列位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阵列层的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两个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触控电极阵列和所述驱动电路层。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所述驱动电路层的电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控电极阵列包括第一触控电极阵列和第二触控电极阵列;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阵列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阵列位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阵列层的一侧;
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阵列电连接的第一驱动电路层和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阵列电连接的第二驱动电路层;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触控电极阵列包括第一触控电极阵列和第二触控电极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