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低泡耐碱高效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1760.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啸春;李春山;校新克;彭志坤;李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际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7/42 | 分类号: | B01F17/42;C23G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低泡耐碱 高效 表面活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清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常温低泡耐碱高效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至少包括:第一嵌段聚醚10‑20份、第二嵌段聚醚8‑15份、第三嵌段聚醚15‑25份、第四嵌段聚醚18‑30份、第五嵌段聚醚15‑25份、水30‑40份,本发明得到的产品具有低泡、耐碱、高软化水性能、高去污性能、高净亮性能和高防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低泡耐碱高效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工件加工后,表面会携带污物,如各种切削液、导轨油等,若不清洗干净,不但影响加工工序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引起并加速金属表面腐蚀,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另外,在电镀、磷化(硅烷化)、涂釉、喷漆等精加工前,以及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中,都离不开清洗工序。清洗工艺的选择和清洗效果的好坏,不仅涉及安全、能源及环保等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所以清洗工序已成了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水基金属清洗表面活性剂易起泡、易残留,严重时泡沫溢出带走大量表面活性剂,使得清洗表面活性剂寿命缩短,而且泡沫会降低清洗效率。因此,设计开发出一种常温低泡耐碱高效表面活性剂,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常温低泡耐碱高效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至少包括:第一嵌段聚醚10-20份、第二嵌段聚醚8-15份、第三嵌段聚醚15-25份、第四嵌段聚醚18-30份、第五嵌段聚醚15-25份、水30-40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嵌段聚醚的平均分子量为1800-250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嵌段聚醚在25℃下的粘度为500-600CPS。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嵌段聚醚在1%水溶液中的浊点为50-62。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嵌段聚醚的平均分子量为800-120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嵌段聚醚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嵌段聚醚的平均分子量为4500-550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嵌段聚醚在1%水溶液中的浊点为70-8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嵌段聚醚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4000。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常温低泡耐碱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嵌段聚醚、第二嵌段聚醚、第三嵌段聚醚、第四嵌段聚醚、第五嵌段聚醚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低泡耐碱高效表面活性剂,通过调控嵌段聚醚的分子量、粘度、亲水亲油平衡值、浊点等物性参数,选择了五种不同的嵌段聚醚进行复配,利用五种嵌段聚醚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清洗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泡、耐碱、高软化水性能、高去污性能、高净亮性能、高防垢性能;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安全,产品还具有无腐蚀、使用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际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际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