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285.1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力绳;郭伟强;李伟文;叶孟文;程允贵;全圣;卢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E03F7/00;E03C1/12;E03C1/12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层建筑 施工 楼层 积水 排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包括多层楼板(1),每层楼板(1)上均设置有水池(11),所述水池(11)上与水池(11)连通设置有延伸至下一层楼板(1)上水池(11)内的管道(12),所述楼板(1)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3),每个所述排水孔(13)上与排水孔(13)均连通设置有连接管(131),多个连接管(131)远离排水孔(13)的端部与连接管(131)连通设置有排水管(132),所述排水管(132)的一端与管道(12)连通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排水孔(13)上均设置有用于对进入至排水孔(13)内的积水进行过滤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包括插接至排水孔(13)内的筒体(14),所述筒体(14)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141),所述筒体(14)的一端设置有板体(142),所述板体(142)背离筒体(14)的面上且位于板体(14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至楼板(1)上的连接杆(143),所述板体(142)上设置有用于沿筒体(14)的周向位置环向移动、以将筒体(14)上的杂质刮除的清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包括用于与筒体(14)的外壁抵接的清理杆(144),所述清理杆(144)的长度方向沿筒体(14)轴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板体(14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清理杆(144)沿筒体(14)的周向位置环向移动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且转动连接于筒体(14)上的齿环(145),所述齿环(145)位于筒体(14)上靠近板体(142)的位置设置,所述板体(142)背离筒体(14)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46),所述电机(146)的驱动端穿设板体(142)且延伸至齿环(145)所在的位置设置,所述电机(146)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设置有用于与齿环(145)啮合的齿轮(147),所述清理杆(144)设置在齿环(145)背离板体(142)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145)上且位于清理杆(144)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杆体(15),所述杆体(15)的长度方向沿清理杆(14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清理杆(144)与杆体(15)之间沿杆体(1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弹簧(151),所述弹簧(151)的一端连接至清理杆(144)上,另一端连接至杆体(15)上,所述清理杆(144)抵抗弹簧(151)的弹力抵接至筒体(14)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5)上且位于每个弹簧(151)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固定杆(152),所述固定杆(152)内插接且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53),所述伸缩杆(153)远离固定杆(152)的端部连接至清理杆(144)上,所述弹簧(151)位于杆体(15)内,所述弹簧(15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杆(152)和伸缩杆(153)远离且插接位置的底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4)的外壁上沿筒体(14)的周向位置环向开设有滑槽(16),所述杆体(15)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6)内的滑块(161),所述滑槽(16)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滑块(161)与“T”形的滑槽(16)配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楼层积水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4)上且位于齿环(145)所在的位置设置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的内圈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筒体(14)上,所述齿环(145)套设且固定连接于轴承(17)的外圈上,所述滑块(161)上卡嵌且转动连接有用于与滑槽(16)的内壁抵接的滚珠(1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2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然水体海面偏振高光谱观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翼式紧固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