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门铸造蜡模表面硅溶胶涂料涂刷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7337.3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管冰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一诚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铸造 表面 硅溶胶 涂料 涂刷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铸造蜡模表面硅溶胶涂料涂刷工艺,由废料框、两个夹持装置、安装架、储料框、两个连接板、喷涂环、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涂刷装置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对蜡模表面蘸上耐火材料时,通常将整个蜡模浸入到涂料液中,但是,这种方式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由于是整体浸入的方式,在浸入过程中难以看到整体的涂层情况,取出后的蜡模表面涂料层厚度往往各部位不同,且被浸入的涂料液在多次利用的情况可能出现涂料液中混有杂质的情况,从而造成干燥后的涂层表面混有杂质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蜡模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门铸造蜡模表面硅溶胶涂料涂刷工艺。
背景技术
阀门在生产铸造过程中需要用到铸造蜡模,具体铸造方法是:先把要做的铸件用蜡料制成模型,在模组表面蘸上耐火涂料(硅溶胶与细砂的混合物),再洒上耐火砂,待其干燥固化后,给模组加热,把蜡料从浇口处脱出,形成空壳,再对空壳进行壳焙烧,形成坚固的模壳。
对蜡模表面蘸上耐火材料时,通常将整个蜡模浸入到涂料液中,但是,这种方式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由于是整体浸入的方式,在浸入过程中难以看到整体的涂层情况,取出后的蜡模表面涂料层厚度往往各部位不同,且被浸入的涂料液在多次利用的情况可能出现涂料液中混有杂质的情况,从而造成干燥后的涂层表面混有杂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铸造蜡模表面硅溶胶涂料涂刷工艺,可以解决对蜡模表面蘸上耐火材料时,通常将整个蜡模浸入到涂料液中,但是,这种方式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由于是整体浸入的方式,在浸入过程中难以看到整体的涂层情况,取出后的蜡模表面涂料层厚度往往各部位不同,且被浸入的涂料液在多次利用的情况可能出现涂料液中混有杂质的情况,从而造成干燥后的涂层表面混有杂质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铸造蜡模表面硅溶胶涂料涂刷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涂刷设备,该涂刷设备包括废料框、两个夹持装置、安装架、储料框、两个连接板、喷涂环、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涂刷装置,采用上述涂刷设备对蜡模表面的具体涂刷工艺如下:
S1、侧壁抹料、夹持:将涂料注入到两个夹持框内,再将蜡模放入到两个夹持框之间,通过两个推动气缸带动两个夹持框靠拢对蜡模进行夹持,夹持的同时对蜡模的侧壁进行挤压抹料;
S2、横向部分涂刷:通过两个夹持装置带动蜡模进行低速转动,根据蜡模的横向部分的长度来增减嵌入框的数量,将涂料注入到储料框内,通过压力的方式将涂料压入二号输送管后从分匀腔内喷涂,从而对蜡模横向部分的表面进行均匀涂刷;
S3、纵向部分涂刷:通过调节气缸带动喷涂环下降,在两个连接杆的联动下带动两个涂刷装置相反方向运动,转动调节阀,使得涂料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一号输送管后从定位喷口喷出,从而对蜡模纵向部分的外壁进行环绕式同步喷涂;
S4、取下、更换:将涂刷完毕后蜡模取离,更换待加工的蜡模,重复S1-S3步骤对其进行涂刷;
废料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夹持装置,废料框的后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储料框,安装架前后两端安装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设有喷涂环,喷涂环的左右两端通过销轴与两个连接杆的上端连接,连接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涂刷装置连接;
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推动气缸、位移板、转动电机、夹持框和推挤机构,位移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废料框连接,位移板与废料框之间连有推动气缸,位移板上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夹持框,夹持框的内部安装有推挤机构,通过两个夹持装置对蜡模进行夹持以及侧壁挤压涂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一诚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营一诚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