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性坏疽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8476.1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樊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637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性 坏疽 中药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气性坏疽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白术5—8份、白芷3—5份、桃仁10—15份、贡术2—5份、大黄5—8份、陈皮3—6份、南星5—8份、粉葛5—8份、黄芩5—8份、黄柏5—8份、姜黄5—8份、羌活3—6份、独活3—6份。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成分来制作治疗气性坏疽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气性坏疽的中医配方,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阻止气性坏疽扩展的功能,对于腐败生肌具有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的功效,从而能够广泛应用在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气性坏疽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为一种接骨续筋散。
背景技术
坏疽即皮肤、肌肉组织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坏死症状,常见于外伤至供血不足引起的缺血型坏死,而皮肉萎枯变为无血供状及逐渐部分变黑色而形成气性坏疽组织,表现为恶臭刺鼻、腐蚀肉体、浸出黄色液体剧痛,面色少华痛苦样、不思饮食、神疲萎靡不振、局部及全身温度升高,反复发作。现有技术中针对坏疽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包括利用设备治疗,例如将患者的创面治疗在密闭的系统内进行,有效减少感染风险和医务工作强度,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存在较大的痛苦感,而且需要对患者的患处产生一定的剥离效果,从而影响了患者患处的愈合速度。
因此,一种操作简单、治愈速度快且不会对患者造成附带痛苦感的中药配方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气性坏疽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白术5—8份、白芷3—5份、桃仁10—15份、贡术2—5份、大黄5—8份、陈皮3—6份、南星5—8份、粉葛5—8份、黄芩5—8份、黄柏5—8份、姜黄5—8份、羌活3—6份、独活3—6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白术5份、白芷3份、桃仁10份、贡术2份、大黄5份、陈皮3份、南星5份、粉葛5份、黄芩5份、黄柏5份、姜黄5份、羌活3份、独活3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白术8份、白芷5份、桃仁15份、贡术5份、大黄8份、陈皮6份、南星8份、粉葛8份、黄芩8份、黄柏8份、姜黄8份、羌活6份、独活6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白术6.5份、白芷4份、桃仁12.5份、贡术3.5份、大黄6.5份、陈皮4.5份、南星6.5份、粉葛6.5份、黄芩6.5份、黄柏6.5份、姜黄6.5份、羌活4.5份、独活4.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治疗气性坏疽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时:
分别取一定量的白术、白芷、桃仁、贡术、大黄、陈皮、南星、粉葛、黄芩、黄柏、姜黄、羌活、独活放入到容器中充分混合成中药混合物;
将所述中药混合物放入到粉碎机中研磨成一定细度的粉末;
将所述粉末按照30g/袋的规格进行封装,并置于干燥处保存。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
首先取一土瓷碗放水中煮沸,然后将所述土瓷碗捞起;
将准备好的所述粉末倒入所述土瓷碗中,立即用锅中沸水加入土瓷碗中调至粘稠糊状;
将调制好的糊状混合物至备好的绷带上,外敷至患部,用绷带包扎好。
进一步地,所述粉末的细度为50-150目。
进一步地,在调制糊状混合物的过程中,所述粉末与沸水的重量比为1:5-2:3。
采用以上中药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阳,未经樊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