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安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3573.1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亮;杨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孙承尧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毫米波 成像 安检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安检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毫米波检测部,用于对人体进行毫米波检测;移动部,与所述毫米波检测部相连接,用于限定毫米检测部的移动轨迹;所述移动部的移动轨迹呈封闭状且移动轨迹所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驱动部,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提供所述移动部的驱动力;其中,所述移动部包含有:夹持部,用于固定毫米波检测部;封闭式轨迹带,用于提供所述毫米波检测部的移动轨迹;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封闭式轨迹带进行周期性往复运动。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利用毫米波进行安检的设备,大大地提高安检的准确率以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检设备主要还是以x光为主,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场所,诸如火车站、机场等等,还是需要采用机检结合人检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成本也很高,对于这种人流量大的场所非常不适用,同时由于人检的存在,误检率很高。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安检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毫米波检测部,用于对人体进行毫米波检测;
移动部,与毫米波检测部相连接,用于限定毫米检测部的移动轨迹;移动部的移动轨迹呈封闭状且移动轨迹所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
驱动部,与移动部相连接,提供移动部的驱动力;
其中,移动部包含有:
夹持部,用于固定毫米波检测部;
封闭式轨迹带,用于提供毫米波检测部的移动轨迹;
驱动部驱动封闭式轨迹带进行周期性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安检系统还包括:
侧部框架,顶箱和踩踏部;
其中,
侧部框架分为左框架和右框架;
左框架、顶箱、右框架和踩踏部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门状结构,将移动部和毫米波检测部完全包裹在自身内部。
进一步地,侧部框架还包括面板;
面板的介电常数范围为(1,1.1)。
进一步地,踩踏部包括:
足底探测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在检查设备中进行安检。
进一步地,踩踏部还包括:
传动部,位于足底探测器的底部,带动足底探测器一同沿进入检查设备的方向进行传动。
进一步地,踩踏部还包括:
转动部,位于足底探测器与传动部之间;在传动部传动过程中,转动部带动足底探测器转动,且转动部的转动角度不少于360度。
进一步地,毫米波检测部包括:
毫米波发射部,用于发射毫米波;
毫米波接受部,用于接受来自同一个毫米波检测部中的毫米波发射部发射的毫米波。
进一步地,毫米波检测部包括:
第一毫米波检测部,位于左框架内部;
第二毫米波检测部,位于右框架内部;
第一毫米波检测部位于左框架底部时,第二毫米波检测部位于右框架顶部;第一毫米波检测部位于左框架顶部时,第二毫米波检测部位于右框架底部。
进一步地,轨迹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试验装置
- 下一篇:毫米波安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