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车控制柜的故障检测及其调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0672.6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科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车 控制 故障 检测 及其 调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车控制柜的故障检测及其调试方法,属于卧式车床技术领域,其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该卧车控制柜的故障检测及其调试方法,通过信息采集单元、整理模块、对比模块、存储模块、处理器和显示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本发明可以将故障发生点信息提供给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赶去故障位置进行处理,同时本发明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完成控制柜的调试工作,且调试方法简单,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卧式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车控制柜的故障检测及其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车床是能对轴、盘、环等多种类型工件进行多种工序加工的卧式车床,常用于加工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采用相应的刀具和附件,还可进行钻孔、扩孔、攻丝和滚花等。普通车床是车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约占车床类总数的65%,因其主轴以水平方式放置故称为卧式车床。
卧式车床通常由控制柜控制或启动,控制柜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电气元件,使其容易因为温度、湿度或者负载等原因发生故障,而普通的自动化设备没有对其检测和定位的系统,使得当故障初发时,由于电路连接较为复杂且密集,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故障位置并进行处理,而且普通的控制柜在调试的过程还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多种仪器进行检测调试,使得工作人员繁琐的调试容易出现不合理的地方,且调试过程复杂,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车控制柜的故障检测及其调试方法,解决了普通的控制柜没有在故障出现时进行检测和定位的系统,从而使得当故障初发时,维修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故障位置并进行处理,同时普通的控制柜调试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车控制柜的故障检测,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器与存储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输出端与故障处理结果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故障处理结果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的输入端与常见故障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对比模块和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整理模块包括电流处理模块、电压处理模块、温度处理模块和位置处理模块,所述电流处理模块、电压处理模块、温度处理模块和位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常见故障信息录入模块包括常见故障问题的录入和故障问题的解决方案录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故障处理结果信息录入模块包括维修结果反馈录入和故障解决方案录入。
一种卧车控制柜的调试方法,包括控制柜模拟实验调试,其操作步骤如下:
(1)、把控制柜上部输入端接线端子和下部接线端子用铜线短接,使三相构成一个串联的单回路。
(2)、将控制柜试验台两输出端的一端用铜线接在控制柜上部输入端,另一端用铜线接在控制柜下部输出端。
(3)、给交流稳压器和控制柜试验台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科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襄阳科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