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天线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90000282.1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谏山笃史;田村诚道;松原大悟;天野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Q7/06 | 分类号: | H01Q7/06;H01P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慧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元件,能够抑制磁性损耗并且提高天线元件的通信性能。天线元件具备:层叠体,包含第1非磁性部和与第1非磁性部层叠的第1磁性部;和线圈导体,设置在层叠体内,卷绕轴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层叠体具有:第1主面;和第2主面,在层叠方向上与第1主面对置且为安装面,第1磁性部在层叠方向上与第1非磁性部相比更接近第1主面,线圈导体包含:第1导体图案部,在层叠方向上位于第1非磁性部与第1磁性部之间;和第1绝缘部,设置在第1导体图案部的第2主面侧,具有比第1导体图案部的线宽更细的宽度,在从层叠方向的俯视下,第1绝缘部与第1导体图案部重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普遍涉及天线元件,更详细地,涉及在包含非磁性部和磁性部的层叠体内设置有线圈导体的天线元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天线线圈(线圈导体)的天线装置(天线元件)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装置中,层叠有多个磁性体层(磁性层),天线线圈具备形成在多个磁性体层的表面的多个布线图案(导体图案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线圈使线圈卷绕轴与磁性体层的层叠方向一致地形成于磁性体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08704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装置那样的以往的天线元件中,存在如下问题,即,若线圈导体被磁性部覆盖,则磁性损耗变大。在欲消除该问题的情况下,例如,可考虑不由磁性部覆盖线圈导体,将线圈导体设置在与磁性部分离的位置。但是,若线圈导体与磁性部分离,则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即,变得不易使磁通高效率地辐射,天线元件的通信性能下降。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方面而完成的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磁性损耗并且提高天线元件的通信性能的天线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天线元件具备层叠体和线圈导体。所述层叠体包含第1非磁性部和第1磁性部。所述第1磁性部与所述第1非磁性部层叠。所述线圈导体设置在所述层叠体内。所述线圈导体的卷绕轴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所述层叠体具有第1主面和第2主面。所述第2主面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与所述第1主面对置,且为安装面。所述第1磁性部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与所述第1非磁性部相比更接近所述第1主面。所述线圈导体包含第1导体图案部和第1绝缘部。所述第1导体图案部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非磁性部与所述第1磁性部之间。所述第1 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1导体图案部的所述第2主面侧,具有比所述第1 导体图案部的线宽更细的宽度。在从所述层叠方向的俯视下,所述第1 绝缘部与所述第1导体图案部重叠。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式涉及的天线元件,能够抑制磁性损耗,并且提高天线元件的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天线元件的剖视图。图1B是同上的天线元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是同上的天线元件的立体图。
图3是同上的天线元件的主视图。
图4A是示出同上的天线元件的磁通的概略图。图4B是示出比较例的天线元件的磁通的概略图。
图5是构成同上的天线元件的多个基材层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构成同上的天线元件的多个基材层的剩余部分的俯视图。
图7A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天线元件的剖视图。图7B是同上的天线元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90000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渡电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环境用置物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