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9007.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8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萍;安伟;王雁军;林祥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锦萍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郑学成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输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包括输氧管本体、眼镜框架和输出管,所述输氧管本体包括进气管口、传输管道和调节阀,所述输氧管本体通过进气管口与输氧罐的输出端连接,进气管口固定在传输管道的一端,所述调节阀套设在传输管道外壁,所述眼镜框架有镜框、鼻梁框和支脚组成,镜框和支脚顶端均设有分布均匀的塑料卡扣,鼻梁框上设有管道分接器,所述管道分接器顶部设有一个插入孔,管道分接器底部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输出管为U型管状结构,输出管中部使用波纹管连接输出管的头部和尾部,输出管的尾端连接出气喷头。该呼吸内科用输氧管,使患者佩戴十分方便舒适,还减少鼻炎患者等敏感人群对输氧管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为了维持危重病人的肺部呼吸和提供足够的氧气,常常采用的是在病人鼻孔内输人氧气的方法。现有的输氧方法是经输氧管的连接头与氧气供应端相连通,另一端的输氧头伸入病人的鼻孔,并用医用胶布将输氧管的输氧端固定于病人的面部。上述这种输氧方法存在着诸多缺点:首先用胶布粘贴固定输氧管会引起皮肤与胶布相接触的部位不适,甚至过敏;其次是输氧管用胶布固定后是粘垂于病人的嘴前,会给病人的饮水或者是吃饭带来不便利。对于例如鼻炎患者而言,氧气直接冲击鼻道可能会引起不适而干扰输氧管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包括输氧管本体、眼镜框架和输出管,所述输氧管本体包括进气管口、传输管道和调节阀,所述输氧管本体通过进气管口与输氧罐的输出端连接,进气管口固定在传输管道的一端,所述调节阀套设在传输管道外壁,所述眼镜框架有镜框、鼻梁框和支脚组成,镜框和支脚顶端均设有分布均匀的塑料卡扣,鼻梁框上设有管道分接器,所述管道分接器顶部设有一个插入孔,管道分接器底部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输出管为U型管状结构,输出管中部使用波纹管连接输出管的头部和尾部,输出管的尾端连接出气喷头。
优选的,所述传输管道尾端依次穿过镜框和支脚顶端的塑料卡扣后卡入管道分接器的插入孔内。
优选的,所述管道分接器的插入孔和连接孔在管道分接器内部互相连通,且插入孔和连接孔内壁套设有橡胶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输出管头部插入管道分接器底部的连接孔后,输出管的尾端连接的出气喷头位于眼镜框架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出气喷头头部为经过圆滑处理的封闭端,出气喷头的侧壁均匀分布有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呼吸内科用输氧管,通过设置了佩戴舒适的眼镜框架用于固定传输管道,使患者佩戴时不易产生不适感;通过设置了顶端封闭的出气喷头,避免氧气直接冲击患者鼻道,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也避免鼻炎患者使用时易敏感的情况;通过设置了便于调节角度的输出管和可以分离的出气喷头,方便针对不同患者取适宜大小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氧管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眼镜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输氧管本体、11进气管口、12传输管道、13调节阀、2眼镜框架、21镜框、22鼻梁框、23支脚、24塑料卡扣、25管道分接器、251插入孔、252连接孔、3输出管、31波纹管、32出气喷头、32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锦萍,未经吴锦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9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