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赤泥热解还原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2214.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步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盈坤源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0 | 分类号: | C21B13/00;C04B12/00;C04B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泥热解 还原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赤泥热解还原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顺序依次设置的混料机、压球机、烘干机、热解还原炉和冷却窑,所述混料机的上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配料源连接,所述混料机的下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所述压球机的进料口连接,压球机的下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烘干机的下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热解还原炉的进料口连接,热解还原炉的下料口与冷却窑的上料口连接,烘干机和所述热解还原炉均通过管道与外部焦炉煤气源连通,实现了赤泥综合利用的最优化,通过对赤泥进行热解还原,还原后的产品经过磁选分级得到精铁粉,非磁性产品经过细磨形成建筑材料,无论是铁精粉还是高附加值的地聚合物胶凝材料,都提高了赤泥的综合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赤泥热解还原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赤泥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因为含氧化铁,表面呈赤色泥状,为强碱性,一般每生产(1)吨氧化铝产出(1).5吨赤泥。赤泥的化学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Al2O3、SiO2、Fe2O3、CaO、TiO2、Na2O,此外还含有少量稀有金属。我国赤泥的处理方法一般以堆存为主,这样赤泥中的碱液会向土壤中渗透,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及危害。目前我国赤泥存量众多达4亿吨,赤泥难处理难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尽管研究较多,多数都因经济技术等因素而难于投入实际应用,可以说大规模产业化利用赤泥的有效途径并不多。
赤泥碱性强,富含铁、铝、钛、硅等多元素,矿物组成复杂,普通工艺无法直接利用其中的铁、铝、钛等有用元素。我们认为只有对赤泥主要元素的有效分离和提取,才能形成有效的应用。赤泥中铁含量是比例最高的,有效分离提取铁,然后对分离铁的尾渣进行应用是解决赤泥综合应用的重中之重。
常规的拜耳法赤泥,经过高梯度强磁选的铁含量已经达到了46%-50%。积极进行减排消化,但是因为赤泥中的铁含量偏低,有害元素等偏高,导致很难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销售利润,如何对赤泥进行合理处理,实现其最大化的利用,变废为宝,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现有的赤泥处理效果还无法实现其最大化的利用,导致资源浪费,而且还造成二次污染,影响自然环境。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赤泥热解还原综合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赤泥热解还原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顺序依次设置的混料机、压球机、烘干机、热解还原炉和冷却窑,所述混料机的上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配料源连接,所述混料机的下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所述压球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压球机的下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所述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烘干机的下料口通过输送设备与所述热解还原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热解还原炉的下料口与所述冷却窑的上料口连接,所述烘干机和所述热解还原炉均通过管道与外部焦炉煤气源连通。
在本方案中,先将赤泥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混料机内部,并且在赤泥中加入添加剂、催化剂和还原剂,然后进行混料,混料完成后经过输送设备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至压球机进行压球,压球完成后再经过输送设备将压球物料输送至烘干机进行烘干,在烘干的同时通过管道对烘干机内部输送焦炉煤气,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的物料经过输送设备输送至热解还原炉内部,进行热解还原,在炉内加入脱硫剂和脱销剂,焦炉煤气既作为热源又作为还原剂参与赤泥中氧化铁的还原反应。焦炉煤气中的甲烷在高温水蒸气的情况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CO和H2,补充了原煤气中的CO和H2,形成高浓度的还原剂对赤泥中的氧化铁进行还原,还原后的物料经过输送设备输送至冷却窑进行冷却,得到最终的还原后产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机上设置有烟气管道,所述烘干机的烟气管道与脱硫除尘塔连通。
在本方案中,对烟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再进行排放,避免污染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盈坤源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盈坤源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2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纤维吸附塔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粗纱机吸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