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检漏管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5364.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1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斌;杨彦锋;王凯;高意翔;甘颍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7/02 | 分类号: | F16L7/02;E03F3/04;E03F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陆佳 |
地址: | 61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检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检漏管沟,包括n个主管筒,主管筒为塑料管材或复合管材,其中,n为≥2的整数,n个主管筒经第一连接件依次连接形成管沟,第一个主管筒与建筑外墙连接,第n个主管筒与检查井连接。沿管沟的长度方向设有给排水管道,给排水管道经多个支撑结构架设在管沟内。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具有质轻、安装便捷、施工效率高、防水性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检漏管沟,该检漏管沟主要应用于湿陷性地区。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地区,为防止给排水管道渗漏或破裂而流出的水浸泡建筑物基础,造成建筑物基础沉陷,影响建筑物安全,因此根据地质的湿陷等级、建筑物的类别,在防护距离内的给排水管道要设置检漏管沟。管沟一般埋设在地下,其中设有给排水管道、室外采暖管道等水管道,用于对给排水管道、采暖管道等水管道等进行检漏。
通常,传统的检漏管沟包括砖砌检漏管沟和钢筋混凝土检漏管沟,砖砌检漏管沟沟壁采用MU10烧结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底板、盖板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检漏管沟沟壁、底板、盖板均采用C30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检漏管沟的施工速度慢,综合造价高;原材料生产会污染环境,不可回收,浪费资源;砖砌管沟耐酸、碱、腐蚀性能一般,使用寿命短。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检漏管沟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砖砌检漏管沟和钢筋混凝土检漏管沟的施工速度慢、成本高、使用寿命短、资源浪费大、污染环境等问题。而由于塑料管材和复合管材,特别是聚乙烯材料的管材具有质轻、可回收利用、吸水性好、电绝缘性良好、施工成本低的优点,使得其具有在检漏管沟上应用的前景,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质轻、安装便捷、施工效率高、防水性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装配式检漏管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检漏管沟,包括n个主管筒,主管筒为塑料管材或复合管材,其中,n为≥2的整数,n个主管筒经第一连接件依次连接形成管沟,第一个主管筒与建筑外墙连接,第n个主管筒与检查井连接。沿管沟的长度方向设有给排水管道,给排水管道经多个支撑结构架设在管沟内。
装配式检漏管沟通过n个能够回收再利用的主管筒依次连接起来,从而使检漏管沟的施工工艺简单,大大缩短了室外工程的周期;通过第一连接件将主管筒连接起来,其密封性及防水性好、使用寿命长,大幅降低了人力资本和材料成本的投入,综合造价低;通过支撑结构将给排水管道架设在主管筒形成的管沟内,支撑结构对给排水管道起到支撑及固定作用。
其中,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体及半圆形管夹,半圆形管夹的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支撑体用于将给排水管道支撑起来,避免给排水管道与管沟的底部接触,以便于水从管沟底部顺利流过。支撑体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给排水管道的半圆弧形支撑面,且支撑体的下端与主管筒的底部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支撑体形成给排水管道的第一限位件,将给排水管道放置在半圆弧形支撑面上,能够避免给排水管道从支撑体上脱落。支撑体的下端与主管筒的底部内壁之间的间距用于排水。
其中,支撑体包括方形上平面及方形下平面,方形上平面及方形下平面的左右两侧经过渡弧面连接,且过渡弧面与主管筒同心。
方形上平面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给排水管道的半圆弧形支撑面,方形下平面与主管筒的底部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0~20cm,以便于水顺利的从管沟底部流下进入检漏井内。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给排水管道运送并放置在管沟内,在主管筒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方形下平面上设有两个滑板,滑板位于滑槽上。
优选的,支撑体由聚乙烯材料制成,聚乙烯材料具有质轻、无毒、耐腐蚀性、吸水性小、绝缘性优良的特点,采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支撑体,能够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5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模内抽芯结构
- 下一篇:市政道路桥梁用限高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