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1467.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4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姜贵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贵双 |
主分类号: | H01R9/28 | 分类号: | H01R9/28;H01R4/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56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自动化 工程 接线 装置 | ||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座、连接线、绝缘扣盖,所述接线座中部具有座身,座身内部均匀分布安置槽,安置槽内部具有卡盘槽,卡盘槽内侧具有连接槽,连接槽内部具有铜盘,铜盘中部具有卡柱,卡柱内部具有螺纹槽,所述连接线中部具有卡盘,卡盘前部具有接线盘,接线盘内部具有柱槽,柱槽外侧具有敞口,卡盘后部具有导线,接线盘置入连接槽内,接线盘地面与铜盘压合,柱槽与卡柱套接,敞口与卡柱外侧面配合,卡盘置入卡盘槽内卡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自动化工程进行控制器与驱动元件的连接时,常使用到接线柱作为连接端以便于分配线缆,从而达到电机的正反转、通路的开关等功能,传统的接线柱多采用螺栓下部垫片的方法进行压合,其直接让铜线线材插入夹持腔内,容易因线缆的拉动或重力问题脱落,其连接结构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座、连接线、绝缘扣盖,所述接线座中部具有座身,座身内部均匀分布安置槽,安置槽内部具有卡盘槽,卡盘槽内侧具有连接槽,连接槽内部具有铜盘,铜盘中部具有卡柱,卡柱内部具有螺纹槽,所述连接线中部具有卡盘,卡盘前部具有接线盘,接线盘内部具有柱槽,柱槽外侧具有敞口,卡盘后部具有导线,接线盘置入连接槽内,接线盘地面与铜盘压合,柱槽与卡柱套接,敞口与卡柱外侧面配合,卡盘置入卡盘槽内卡接。
所述绝缘扣盖中部具有顶盘,顶盘底部具有压柱,压柱内侧具有螺纹柱,顶盘顶部具有旋动把手,螺纹柱与螺纹槽螺接,压柱与接线盘顶面压合。
有益效果:
接线盘置入连接槽内,接线盘底部与铜盘压合,通过螺纹柱与螺纹槽的旋合压力,可以让压柱把接线盘与铜盘压紧,从而夹持稳固,其中卡盘置入卡盘槽内卡接,柱槽与卡柱套接,其互相配合可以均匀承受拉扯外力,防止连接线松脱,结构合理,导线两端的卡盘颜色一致,不同的连接线的卡盘颜色不同,可以便于分辨接线,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接线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连接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连接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绝缘扣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座01、连接线02、绝缘扣盖03,所述接线座01中部具有座身11,座身11内部均匀分布安置槽12,安置槽12内部具有卡盘槽13,卡盘槽13内侧具有连接槽14,连接槽14内部具有铜盘15,铜盘15中部具有卡柱16,卡柱16内部具有螺纹槽17,所述连接线02中部具有卡盘21,卡盘21前部具有接线盘22,接线盘22内部具有柱槽23,柱槽23外侧具有敞口24,卡盘21后部具有导线25,接线盘22置入连接槽14内,接线盘22地面与铜盘15压合,柱槽23与卡柱16套接,敞口24与卡柱16外侧面配合,卡盘21置入卡盘槽13内卡接。
所述绝缘扣盖03中部具有顶盘31,顶盘31底部具有压柱32,压柱32内侧具有螺纹柱33,顶盘31顶部具有旋动把手34,螺纹柱33与螺纹槽17螺接,压柱32与接线盘22顶面压合。接线盘22置入连接槽14内,接线盘22底部与铜盘15压合,通过螺纹柱33与螺纹槽17的旋合压力,可以让压柱32把接线盘22与铜盘15压紧,从而夹持稳固,其中卡盘21置入卡盘槽13内卡接,柱槽23与卡柱16套接,其互相配合可以均匀承受拉扯外力,防止连接线02松脱,结构合理,导线25两端的卡盘21颜色一致,不同的连接线02的卡盘21颜色不同,可以便于分辨接线,结构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贵双,未经姜贵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1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远程实时监控的智能安防电源
- 下一篇:一种交通工程用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