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拦截潜流坝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7922.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廖述成;秦一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础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2B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马小慧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拦截 潜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拦截潜流坝,包括:地基,在所述地基的上方设置有具有渗水能力的坝体,所述坝体由滤料堆积而成,所述坝体的两侧及顶面种植有绿植,所述坝体的中间设置有沿所述坝体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下部填充有生态过滤纤维球,所述凹槽的上部填充有级配碎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拦截潜流坝,在河流中拦截暴雨径流,结合了快速渗透原理和人工湿地原理,可以对污水进行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态拦截潜流坝。
背景技术
随着对粮食需求的加大及耕作方式的改变,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多,而现实中投入的农药化肥利用率均较低,农药、化肥未利用的部分在降雨发生时多随地表径流流失。流失的农药化肥与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及养殖废水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水体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非点源污染物多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往往成为受纳水体水质改变并发生“水华”的主要原因,如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因此,减少受纳水体中非点源污染物质的输入量或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吸收,降解氮、磷等营养物质是解决农村地区水体污染的主要解决方向和技术手段。
对于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国内外已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常采用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包括前置库、人工湿地、人工浮床等,这些技术的特点就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来吸收降解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这些技术最大的缺陷就是下暴雨时,不能阻止暴雨径流,而最大的污染往往由暴雨径流带入河流湖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拦截潜流坝,能够拦截暴雨径流,并且其本身能对其进行过滤、微生物分解等净化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拦截潜流坝,包括:地基,在所述地基的上方设置有具有渗水能力的坝体,所述坝体由滤料堆积而成,所述坝体的两侧及顶面种植有绿植,所述坝体的中间设置有沿所述坝体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下部填充有生态过滤纤维球,所述凹槽的上部填充有级配碎石。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支撑系统,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下部,用于盛装所述生态过滤纤维球。
进一步地,还包括:不锈钢网压槽,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上部,用于盛装所述级配碎石。
进一步地,所述坝体的滤料为粒径20~60mm的沙砾。
进一步地,在所述坝体的表面覆盖有蜂巢土工格室。
进一步地,所述蜂巢土工格室通过锚固钢筋固定于河床。
进一步地,所述地基顶面覆盖有土工布。
进一步地,所述坝体的滤料粒径由河流上游至下游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地基上由河流上游至下游方向设置了多道具有渗水能力的隔墙,相邻两道隔墙之间形成容置滤料的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隔墙为钢丝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拦截潜流坝,在河流中拦截暴雨径流,结合了快速渗透原理和人工湿地原理,可以对污水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拦截潜流坝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拦截潜流坝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河床,2.地基,3.土工布,4.坝体,5.蜂巢土工格室,6.内支撑系统, 7.生态过滤纤维球,8.不锈钢网压槽,9.级配碎石,10.绿植,11.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础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础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7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平辅助装置
- 下一篇: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