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4999.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非;郑立凡;李森;赵岩;宿小飞;焦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侧壁 面下铆头 套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若干个下铆头,所述下铆头由铆接块和插入销组成,铆接块为长方体状,铆接块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8°。铆接块的长宽比为1: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工改变下铆头平面的角度,不改变压铆设备,间接改变铆头与侧壁面夹角,获得与楔角部件相配合的铆接角度。本实用新型用于具有楔角的金属、复合材料等部件的侧壁面铆接,通过改变下铆头与侧壁面接触角度,使铆接受力面与孔中心线成标定角度。保障铆接过程表面受力均匀,不会出现由于受力面不同而导致产品质量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具有楔角侧壁面的下铆头套件。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中的国内外下铆头绝大多数结构为下铆头与压铆机设备上铆头轴线相重合,即轴线与待铆接平面相垂直,再通过调节垫片数量来改变铆接行程,进行后续铆接操作,完成铆接任务。但是,这类下铆头使用在具有楔角的部件平面时,例如飞机机翼楔形组件结构上双侧铆接时,铆接过程下铆头中心线角度与待铆接平面不垂直,无法抵偿楔角角度,两侧的铆接夹角影响铆钉成型过程,铆接后需要大量的铣平操作。操作繁琐且易对工件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压铆设备下铆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该套工具不仅适用于现有全部具有沉头铆接要求的部件,且适用于具有楔角结构部件的铆接要求,除此之外可根据不同楔角选用不同标定角度的可拆卸下铆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若干个下铆头,下铆头由铆接块和插入销组成,铆接块为长方体状,铆接块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8°。
上述的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铆接块的长宽比为1:1.5-3。
上述的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铆接块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2°、4°、6°、8°。
上述的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所述铆接块的纵剖面为长方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工改变下铆头平面的角度,不改变压铆设备,间接改变铆头与侧壁面夹角,获得与楔角部件相配合的铆接角度。本实用新型用于具有楔角的金属、复合材料等部件的侧壁面铆接,通过改变下铆头与侧壁面接触角度,使铆接受力面与孔中心线成标定角度。保障铆接过程表面受力均匀,不会出现由于受力面不同而导致产品质量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压铆机上的状态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1下铆头,1-1插入销,1-2铆接块,2上铆头,3垫片,4压铆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
如图1-图4所示,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5个下铆头1,所述下铆头1由铆接块1-2和插入销1-1组成,5个铆接块1-2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分别为0°、2°、4°、6°、8°。铆接快1-2的长宽比为1:2。所述铆接块1-2的纵剖面为长方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将下铆头1安装在压铆机4工具上,如图5所示,通过调节下铆头垫片3,达到紧固件成型需求。完成准备工作后,将下铆头1顶部平面与待铆接零件所在平面紧密贴合,使用压铆机4设备进行铆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4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提醒装置的座椅
- 下一篇:一种麻醉药物药量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