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3600.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仲海俊;顾爱兵;许洪峰;李世英;聂颖;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苏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李刚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接触 氧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池体的上端设置有可打开的池板,池体的中间设置有横隔板,且横隔板的一端与池体的内壁留有间距,横隔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流室,且横隔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流室,下流室的底端设置有进水口,下流室的内壁底端靠近进水口位置处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延伸至下流室内设置有分布管,分布管上设置有若干组喷洒头,下流室内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竖隔板。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分布管和喷洒头,减小大气泡的产生,通过设置的下流室和上流室,将池体分为两部分,使得气体进入水体内时呈S形,增加气体在水体内停留的时间,增加溶解氧含量;起到固定填料的作用,而且使得原水水体处理更彻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生物接触氧化池。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它是以附着在载体(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其方法是在池体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一般生物接触氧化法中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但是鼓风曝气气体在水体内停留时间短,水体内溶解氧含量低,不利于好氧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水处理效果不佳;鼓风曝气气泡较大,易冲击生物膜,会造成生物膜脱落以及氧气在水中分布不均匀的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生物接触氧化池。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解氧含量更高、反应更高效率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池体的上端设置有可打开的池板,所述池体的中间设置有横隔板,且所述横隔板的一端与池体的内壁留有间距,所述横隔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流室,且所述横隔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流室,所述下流室的底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下流室的内壁底端靠近进水口位置处设置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延伸至下流室内设置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上设置有若干组喷洒头,所述下流室内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竖隔板,靠近进水口的第一组第一竖隔板与下流室的底端接触、下一组第一竖隔板与下流室的顶端接触的顺序依次排列,最后第一竖隔板与横隔板的边缘平齐,所述上流室内设置有若干组第二竖隔板,第一组第二竖隔板和横隔板的底端接触并与横隔板的边缘平齐,下一组第二竖隔板的顶端与上流室的顶端接触,所述上流室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的外侧设置有出水槽,靠近出水口的第二竖隔板的顶端与上流室的顶端接触形成处出水室,所述下流室与上流室的连接处为交叉通道,且上流室的交叉通道内填充有第一填料,上流室的相邻所述第二竖隔板之间填充有第二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下流室水流方向为从进水口至交叉通道呈S形,所述上流室的水流方向为交叉通道至出水口呈S形。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头在分布管上呈线性排列,且所述喷洒头的方向为倾斜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隔板的末端呈偏向出水方向的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填料的进水端呈圆弧形,所述上流室的内壁靠近第二填料圆弧位置处设置有取液口,且所述取液口的下端设置有取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下流室的内壁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抽泥口,抽泥口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回流泵。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苏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苏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水解酸化池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用线路故障指示器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