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声测试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9234.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7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E06B3/72;E06B3/96;E06B7/2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琦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技术领域,在现场测量时安装了户门但未安装户内门的条件下,提供了一种隔声测试门,包括门本体,所述门本体为由第一隔音板、吸音材料和第二隔音板复合而成的结构,所述第一隔音板和所述第二隔音板相对设置,所述吸音材料填充在所述第一隔音板与所述第二隔音板之间。通过设置第一隔音板、吸音材料和第二隔音板复合而成的门本体,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相对设置,吸音材料填充在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之间,降低了重量、提高了辅助测试用门的隔声性能的稳定性,避免现场取材随意性带来的对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采用的模块化设计为组装,为携带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声测试门。
背景技术
由于新建建筑(如住宅建筑)未安装户内门(洞口尺寸900mm×2000mm),在进行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现场测量时,需要将两个相邻房间临时封闭进行测试。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工地现场具有一定重量的板状材料进行封闭;由于现场取材的材料(例如单层或双层叠合的胶合板或石膏板等)及厚度均比较随意,所用封闭材料的隔声效果差异较大,影响测试结果;此外,用整张板材(如1000mm×2100mm)辅助测试时,往返于不同楼层、不同楼栋之间,不便携带,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声测试门,包括门本体,所述门本体为由第一隔音板、吸音材料和第二隔音板复合而成的结构,所述第一隔音板和所述第二隔音板相对设置,所述吸音材料填充在所述第一隔音板与所述第二隔音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声测试门,通过设置第一隔音板、吸音材料和第二隔音板复合而成的门本体,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相对设置,吸音材料填充在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之间,提高了测试门的隔声性能的稳定性,避免现场取材随意性带来的对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本体包括第一模块、第三模块和设于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三模块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第一端侧与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一端侧榫接,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二端侧与所述第三模块的第一端侧榫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的第一端侧设有榫槽,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一端侧设有榫头,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二端设有榫槽,所述第三模块的第一端设有榫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榫槽的槽底设有密封条,所述榫头两侧的台阶面设有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第一端侧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一端侧榫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二端侧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一端侧榫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模块的第二端侧与所述第三模块的第一端侧榫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音板和所述第二隔音板之间设有边框,所述吸音材料填充在所述第一隔音板、所述边框和所述第二隔音板围合成的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音板和所述第二隔音板的材质为细木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音材料为玻璃棉毡或玻璃棉或岩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本体的尺寸与房间测试洞口的尺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9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强度高的防破裂式EP管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散热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