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液晶玻璃内异物的线扫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7205.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2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戴锐;张强勇;刘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颖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01;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孙承尧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液晶 玻璃 异物 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液晶玻璃内异物的线扫成像装置,包括设置在产品下方用于传送产品的传送模块,所述传送模块下方设有用于照射产品的照射模块,所述产品上方设有用于收集产品内部异物信息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上设有用于调节检测模块的调节机构。利用线扫描相机运动成像特性,改变原有面阵偏振成像方式,利用滚轮玻璃传动特定,把高亮线扫描光源布置在两滚轮缝隙中,下偏光片贴附在线扫描光源上,液晶玻璃运行在滚轮上,上偏光贴附在镜头前,通过滚轮传送运动实现成像,实现在线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玻璃外观检测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液晶玻璃内异物的线扫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玻璃内异物检测设备,采用面阵偏振透射成像,达到检测液晶玻璃内部异物的目的。成像方式具体为:面阵光源直接放置于产品背面,光源与镜头分别贴敷互相垂直的偏光片,产品静止,光源发射的光经过偏振后进入相机,异物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性,偏振性的改变使之与背景明显区别,在图像上异物显示为亮斑,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其检测速度较慢,只能进行离线检测,增加产品搬运次数;并受限于面阵相机分辨率,无法达到更高精度的检测,只能适合小尺寸产品,无法适合更大尺寸面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线检测、减少人工成本、检测精度高、能适应更大尺寸产品的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检测液晶玻璃内异物的线扫成像装置,包括设置在产品下方用于传送产品的传送模块,所述传送模块下方设有用于照射产品的照射模块,所述产品上方设有用于收集产品内部异物信息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上设有用于调节检测模块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照射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之间设有反射模块,所述反射模块设置在产品上方,所述反射模块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照射模块的照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在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设置所述检测模块,通过反射镜在小空间增加光路,使整个成像系统更加紧凑,便于现场安装和调试。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模块为间隔均匀设置在产品下方的传送滚轮,所述照射模块通过传送滚轮之间的间隙照射产品,通过传送滚轮传送运动实现成像,减少搬运的次数,实现在线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照射模块和所述检测模块的表面均设有偏光片,以便得到偏振光,使得偏振光路能在运动的滚轮上实现成像。
进一步的,所述照射模块为条形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为线扫描相机,利用线扫描相机运动成像特性,实现高精度检测,适应更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为电动调节机构,调整相机工作距离,能够清晰成像,提高调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线扫描相机运动成像特性,改变原有面阵偏振成像方式,利用滚轮玻璃传动特定,把高亮线扫描光源布置在两滚轮缝隙中,下偏光片贴附在线扫描光源上,液晶玻璃运行在滚轮上,上偏光片贴附在镜头前, 通过滚轮传送运动实现成像,实现在线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光源,2、产品,3、传送滚轮,4、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线扫描相机,7、电动调节机构,8、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颖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颖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7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