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9200.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建;马文勇;王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31183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第一端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换热部的第一端包括第三集流管;至少一个连接扁管,连接扁管设置在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连通;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第一集流管及第三集流管的轴线方向。通过设置连接扁管,在进行折弯后,可以有效避免连接管路被压瘪的现象的发生,保证折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空调等,传统的微通道换热器通常为扁平的矩形体,但是在某些应用场合,需要将微通道换热器折弯以形成大体A或U形形状,从而微通道换热器分成分别位于折弯处两侧的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但是目前的微通道换热器在折弯的过程中存在着折弯质量低的问题,第一换热器部分和第二换热器部分之间的折弯处易出现压瘪现象,从而影响内部液体的流动速度,甚至会影响到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申请号为201620770311.0专利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排换热管及将两排换热管连通的换热管连接装置,其中换热管连接装置包括层叠板组件以及两端分别与层叠板组件连接的连通管,其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装置进行折弯时折弯处易出现压瘪,以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第一端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换热部的第一端包括第三集流管;至少一个连接扁管,连接扁管设置在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连通;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第一集流管及第三集流管的轴线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集流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长孔,连接扁管的第一端与第一长孔相适配,连接扁管的第一端插入第一长孔中。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包括第二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与第一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一换热管。
进一步地,第三集流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长孔,连接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长孔相适配,连接扁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长孔中。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部的第二端包括第四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与第三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二换热管。
进一步地,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换热管或第二换热管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连接扁管为多个,多个连接扁管沿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扁管的宽度大于其长度。
进一步地,连接扁管折弯以使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呈预定角度
进一步地,预定角度满足: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通连接扁管连接,通过对连接扁管进行折弯,以使第一换热部与第二换热部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便于换热装置装在其他设备上,通过设置连接扁管,在进行折弯后,可以有效避免连接管路被压瘪的现象的发生,保证折弯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的未折弯时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的第一集流管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9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