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贮压自动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7401.6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7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柯米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罗柱平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贮压 自动 灭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非贮压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罐和产气罐;所述灭火剂罐呈手榴弹状,所述灭火剂罐瓶口内嵌封装有隔离杯,所述隔离杯与灭火剂罐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液体灭火剂,所述隔离杯的内装有填充产气剂的产气罐,所述产气罐内置的热敏线穿过产气罐堵头伸向灭火剂罐的外壁用于探测火灾信号和启动灭火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灭火剂罐体上设置预裂口的结构,使灭火装置工作时的灭火剂罐不产生碎片且开启部分只能向垂直方向运动,不但提高了灭火剂的使用效率,而且避免对灭火剂罐爆裂时对周围物品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器材,特别是非贮压自动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非贮压自动灭火装置是用被点燃的产气剂产生的气体压力将灭火剂释放到火场的一种灭火装置,由于灭火装置在灭火时会有容器瓶碎片随灭火剂一同飞出,极易造成周围物品的损坏,应用场所受到一定的限制。本专利采用在容器瓶和隔离杯上设置预裂口的结构,使开裂的容器瓶只向垂直方向运动且没有碎片飞出,解决了容器瓶对周围物体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扩大灭火装置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容器瓶对周围物体造成伤害。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非贮压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罐和产气罐;所述灭火剂罐呈手榴弹状,所述灭火剂罐瓶口内嵌封装有隔离杯,所述隔离杯与灭火剂罐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液体灭火剂,所述隔离杯的内装有填充产气剂的产气罐,所述产气罐内置的热敏线穿过产气罐堵头伸向灭火剂罐的外壁用于探测火灾信号和启动灭火装置。
进一步,所述灭火剂罐外壁开有预裂口,所述预裂口包括四条纵向预裂口和一条横向预裂口。
更进一步,所述预裂口横向截面呈“V”型,纵向预裂口凹陷深度为3.5~4 倍壁厚,V型开口为8~10倍壁厚;横向预裂口凹陷深度为1.5~2倍壁厚,V型开口为3~4倍壁厚。
更进一步,所述隔离杯外壁上纵向开有四条V型预裂口,预裂口深度为 0.5~0.6倍壁厚。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灭火剂罐体上设置预裂口的结构,使灭火装置工作时的灭火剂罐不产生碎片且开启部分只能向垂直方向运动,不但提高了灭火剂的使用效率,而且避免对灭火剂罐爆裂时对周围物品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灭火剂罐的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离杯的外形图。
图中:1为灭火剂罐、2为热敏线、3为气罐堵头、4为产气罐、5为产气剂、6 为隔离杯、7为液体灭火剂、8为横向预裂口、9为纵向预裂口、10为V型预裂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非贮压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罐和产气罐;所述灭火剂罐1呈手榴弹状,用隔离杯6将液体灭火剂(7)封存在灭火剂罐1内,所述隔离杯6内装有填充产气剂5的产气罐4,所述产气罐4内的热敏线2穿过产气罐堵头3伸向灭火剂罐1的外壁用于探测火灾信号和启动灭火装置。其中,将定量液体灭火剂7灌入灭火剂罐1内,将隔离杯6从顶部插入到灭火剂罐1内并用胶水胶合。产气罐4内部填充有适量产气剂5以便于引爆;气罐堵头3则起到密封产气罐4的作用。工作人员将热敏线2沿着气罐堵头3 顶部的插孔伸入至产气罐4内并胶合密封,同时将热敏线2尾部部分沿着灭火剂罐1向外拽出,并沿着灭火剂罐1外壁嵌入纵向预裂口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柯米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舟山柯米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7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液沼渣分离装置
- 下一篇:管道对口调整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