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水温度控制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8045.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善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市中良流体智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5 | 分类号: | F16K11/085;F16K37/00;F24D19/1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地址: | 3176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温 控制中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水温度控制中心,属于地暖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方便用户精确调节温度的问题。本混水温度控制中心包括混水阀、混水管、回水管以及水泵,混水阀包括具有冷水口、热水口与混水出口的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内且能转动的阀芯,混水管连接混水阀的混水出口,回水管与混水管平行设置且回水管上设有与混水阀的冷水口相连接的支管,阀芯上端固连有芯杆,芯杆连接有手轮,芯杆上套设有指示盘,指示盘与阀体相固定,指示盘上端面设有刻度标识,手轮侧部设有指示头,指示盘上贯穿设置有弧形限位槽,手轮下端面设有限位头,限位头插入弧形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调整混水温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中心,尤其涉及一种混水温度控制中心。
背景技术
混水温度控制中心是利用地暖较低温度回水和高温进水进行混合,从而达到我们需要的温度,核心是调节好高温进水和低温回水之间的比例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混水中心大都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较为简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申请号:201821677891.4所介绍的一种混水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混水管、第二混水管和设置于第二混水管上的水泵,第一混水管为直管,第一混水管的一端为用于和集水器连通的进水端,另一端为用于排水的排水端,第一混水管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和第一混水管连通的支管,第一混水管和第二混水管之间设有三通恒温阀。其存在的缺陷在于我们用户使用三通恒温阀介入混水工作时,无法得知阀芯开启多少,普通用户肯定不具备熟练操作混水中心的能力,也肯定无法做到便捷且精确的调节温度。所以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要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水温度控制中心。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用户精确调节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混水温度控制中心,包括混水阀、混水管、回水管以及设于混水管上的水泵,所述混水阀包括具有冷水口、热水口与混水出口的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内且能转动的阀芯,阀芯转动时能调节混水出水温度,混水管连接混水阀的混水出口,回水管与混水管平行设置且回水管上设有与混水阀的冷水口相连接的支管,阀芯上端固连有芯杆,芯杆伸出阀体外并连接有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上套设有指示盘,指示盘与阀体相固定,指示盘上端面边沿处沿周向设有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刻度标识,手轮侧部设有与刻度标识相配合的指示头,指示盘上贯穿设置有弧形限位槽,手轮下端面设有限位头,限位头插入弧形限位槽内,当限位头从弧形限位槽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时指示头从刻度标识的最小值/最大值移动至刻度标识的最大值/最小值。
阀芯上端固连有芯杆,芯杆伸出阀体外并连接有手轮,芯杆上套设有指示盘,指示盘与阀体相固定,指示盘上端面边沿处沿周向设有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刻度标识,手轮侧部设有与刻度标识相配合的指示头。芯杆和阀芯固连,手轮连接在芯杆上,通过拧动手轮即可带动阀芯旋转控制阀体启闭,指示盘的作用在于其上设置有刻度标识,我们在拧动手轮的过程中无法得知具体转动了多少,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调节到的混水温度。刻度标识和手轮上的指示头的设置使得我们能精确的控制阀芯开启的大小,大大方便了我们调整混水温度。
指示盘上贯穿设置有弧形限位槽,手轮下端面设有限位头,限位头插入弧形限位槽内,当限位头从弧形限位槽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时指示头从刻度标识的最小值/最大值移动至刻度标识的最大值/最小值。通过限位头与弧形限位槽的配合,使得手轮的转动角度得到限制,能起到快速将手轮进行归位的作用,方便了我们调整混水温度。
在上述的混水温度控制中心中,所述指示盘抵靠在阀体上端面,芯杆侧部设有环槽,环槽处设有弹性卡簧,弹性卡簧抵靠在指示盘上,指示盘与阀体之间设有使两者周向固定的定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市中良流体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市中良流体智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8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软带定位的自动打孔器
- 下一篇:防漏型皮带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