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治疗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9724.0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菌治疗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铰接于所述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器材容置腔,所述盖体内设有固定件,将灭菌无纺布一部分布设在器材容置腔内,灭菌无纺布的另一部分向固定件方向延伸并被夹持在固定件内,通过带有盖体的治疗盒存放器材或药品,其隔离性能更好,很好的避免器材或药物被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菌治疗盒。
背景技术
在医护人员治疗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较多的器材,例如注射器、输液器材等器材;此外,还有一些器材或药物需要多次重复使用,那么如果暴露在外部将会导致器材或药物被污染。结合图1-2,为了更好的符合院感的要求以及避免被污染,现在医院常常使用治疗盘1作为容器,然后将无菌无纺布铺设在治疗盘内,具体的操作为,将无菌无纺布对折后,一面铺设在治疗盘底,另一面等待将器材放入到治疗盘后然后折回盖在器材上。这样操作难以避免的的问题是无菌无纺布重量轻,易于被风吹开,从而难以保证无菌无纺布对器材的遮蔽作用;此外,这种保存方式显得较为杂乱,不利于医护人员对于器材的保存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菌治疗盒,其意在克服现有的医疗护理过程中,有一定院感要求的器材以及两次间隔使用的器材或药物的存放过程中出现保存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菌治疗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铰接于所述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器材容置腔,所述盖体内设有固定件,将灭菌无纺布一部分布设在器材容置腔内,灭菌无纺布的另一部分向固定件方向延伸并被夹持在固定件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把手,把手处的盖体设置有弧形的凹陷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弹性带和位于弹性带两端的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固设于所述盖体的内端面,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固定扣上,所述弹性带贴近所述盖体的内端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盖体内端面的第一磁性构件以及可与第一磁性构件相吸合的第二磁性构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的前端中下部具有卡扣,所述盒体的前端中上部具有卡接部,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扣合后可将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扣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缓冲构件,其包括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和第二弹性缓冲构件,所述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嵌入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弹性缓冲构件嵌入所述盖体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缓冲构件的上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二弹性缓冲构件的下端面为平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盖体和盒体扣合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和第二弹性缓冲构件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大于容置腔内的容置物。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通过带有盖体的治疗盒存放器材或药品,其隔离性能更好,很好的避免器材或药物被污染。2、通过固定件的设置使得灭菌无纺布更好的固定,从而使其可以充分的将器材或药物遮蔽。
3、通过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和第二弹性缓冲构件的设置,对器材或药品进行良好的固定和定位,避免器材或药物之间发生滚动或移动,导致磕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治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灭菌无纺布在治疗盘内的放置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一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9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铜门
- 下一篇:一种含氟废水的除氟用流化床结晶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