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小反摩阻力的灌注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9884.7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邢涛;李连伟;王辉;马霄;董娜;崔杰;缪智富;孔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48;E02D5/6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阻力 灌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小反摩阻力的灌注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中性点到桩顶之间设置有隔离钢筋层,隔离钢筋层上包裹有隔离膜,隔离膜底部固定设置有隔离气囊;所述隔离气囊通过输气管与充气泵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膨胀后的隔离气囊在桩体与土层之间形成隔离层,防止混凝土上窜,同时通过隔离膜隔离混凝土与土层,从而将桩体与土层隔离,降低桩体受到的反摩阻力,大大提高桩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充气的方式形成隔离层,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材料来源广泛,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反摩阻力的灌注桩。
背景技术
在各种建筑、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向土层中打入桩基础,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桩基础在打入土层以后,由于土层自身及其他因素的作用,桩基础和土层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当土层的的沉降幅度大于桩基础的沉降幅度时,土层相对于桩基础发生向下的位移,此时桩基础将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即反摩阻力;反摩阻力不但不能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还将破坏桩基础的承载力,影响桩基础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桩基础失效,给各种建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消减反摩阻力的方法包括涂层法、套管保护法以及预钻孔法等,但是其不是适用范围狭窄就是施工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公开号为CN105649075A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6年6月8日公开了一种减小钻孔灌注桩负摩阻力的装置及方法,其将宽度等于钻孔周长的双层挂布敷设在基桩中性点至桩顶的钢筋笼外表面,双层挂布的底端通过预先固定在钢筋笼中性点处的注浆布袋相连,并随钢筋笼一同沉入钻孔;所述的注浆布袋通过空心钢管与地面上的注浆筒相连,通过向布袋内注浆,径向推挤双层挂布底部与孔壁贴合,通过后续混凝土灌注时的侧压力挤压双层挂布,使其由下而上逐渐密贴于孔壁,待成桩完成时便在中性点以上形成了一层低摩擦系数的滑动套筒,从而达到减小桩侧负摩阻力的目的。该方法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能消除灌注桩负摩阻力所带来的危害,提高桩基竖向承载力。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负摩阻力,但是水泥砂浆在灌注之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凝固,其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欠固结土层中桩基础受到的反摩阻力较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小反摩阻力的灌注桩,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桩体与土体隔离,从而降低桩体受到的反摩阻力,大大提高了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减小反摩阻力的灌注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离钢筋层,所述隔离钢筋层将中性点到桩顶之间的桩体包裹,隔离钢筋层外表面包裹有隔离膜,隔离膜底部缠绕有隔离气囊;所述隔离气囊还通过输气管与充气泵相连。
优选的,隔离钢筋层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隔离钢筋和多个水平设置的连接箍筋,所述隔离钢筋与桩体相连,相邻隔离钢筋之间通过连接箍筋相连。
优选的,隔离气囊采用橡胶充气囊。
优选的,隔离气囊采用气柱卷袋,所述气柱卷袋外表面包裹有海绵保护套。
优选的,海绵保护套内设置有防护铁丝网,海绵保护套上还贯穿设置有多根捆扎钢丝。
优选的,隔离膜采用表层均匀涂抹有沥青的土工布制作。
优选的,隔离气囊覆盖的隔离膜的高度为30-7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勘察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勘察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9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匀整棉箱的风罩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水箱连接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