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接头内衬管翻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7186.3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仲宝付;郭爱平;黄祥;杨斌;刘王秋;孙祥正;罗小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00 | 分类号: | B29C57/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接头 内衬 管翻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接头内衬管翻边装置,涉及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包括液压泵、温控仪及液压龙门架。本翻边装置还包括翻边部件及内衬管顶进部件,所述翻边部件包括与龙门架下底板螺栓连接的U型模及与U型模承插连接的限位夹具套,所述内衬管顶进部件包括与U型模同轴心设置的内衬管顶进模头及与内衬管顶进模头螺纹连接的油缸轴顶。本实用新型实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180°翻边,有效提高内衬管接头的耐腐蚀性能、密封性能及可靠性,大幅度延长内衬管接头的使用寿命,降低石油、化工输送管线的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接头内衬管翻边装置,主要用于聚四氟乙烯内衬管180°翻边。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输送管线处于连续运行工作状态,所运输的石油或化工介质含有各种腐蚀性油体、液体或气体。现有技术中所设计的管接头,特别是碳钢管接头结构耐腐蚀性能差,使用寿命短,不能满足石油、化工输送管线对管接头耐腐蚀性、密封性能及可靠性提出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碳钢管接头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接头内衬管翻边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性强、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实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180°翻边,有效提高内衬管接头的耐腐蚀性能、密封性能及可靠性,大幅度延长内衬管接头的使用寿命,降低石油、化工输送管线的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管接头内衬管翻边装置,包括液压泵1、温控仪2及液压龙门架6。本翻边装置还包括翻边部件及内衬管顶进部件,所述翻边部件包括与龙门架下底板62螺栓连接的U型模3及与U型模3承插连接的限位夹具套5,所述内衬管顶进部件包括与U型模3同轴心设置的内衬管顶进模头7及与内衬管顶进模头7螺纹连接的油缸轴顶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U型模3的底部设有加热棒4,加热棒4与温控仪2电连接,加热棒4对U型模3加热,确保U型模3保持恒温280℃。
所述液压龙门架6包括龙门架支撑柱61、龙门架下底板62及龙门架上底板63,龙门架支撑柱61的两端分别与龙门架下底板62及龙门架上底板63螺纹连接。
所述油缸10通过油缸安装板9与龙门架上底板63固定连接。
所述内衬管12所用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衬管进入翻边状态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泵,2.温控仪,3.U型模,4.加热棒,5.限位夹具套,6.液压龙门架,61.龙门架支撑柱,62.龙门架下底板,63.龙门架上底板,7.内衬管顶进模头,8.油缸轴顶,9.油缸安装板,10.油缸,11.管接头,12.内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发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接头内衬管翻边装置,包括液压泵1、温控仪2及液压龙门架6。本翻边装置还包括翻边部件及内衬管顶进部件,所述翻边部件包括与龙门架下底板62螺栓连接的U型模3及与U型模3承插连接的限位夹具套5,所述内衬管顶进部件包括与U型模3同轴心设置的内衬管顶进模头7及与内衬管顶进模头7螺纹连接的油缸轴顶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U型模3的底部设有加热棒4,加热棒4与温控仪2电连接,加热棒4对U型模3加热,确保U型模3保持恒温280℃。
所述液压龙门架6包括龙门架支撑柱61、龙门架下底板62及龙门架上底板63,龙门架支撑柱61的两端分别与龙门架下底板62及龙门架上底板63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7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