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1200.6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7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谦诚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承台、检测台以及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检测台上设有凹槽并在凹槽下方设有的通孔,使得承台与桩体得以有效的安装在检测台内实施同步施工,从而使得桩基得以有效的实施定位限定进而提高检测装置与桩基的安装效率,同时通过在承台与凹槽之间设有固定板与连接板,并在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通过定位弹簧设有的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使得用户得以通过控制器操控检测装置对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实施位置检测,从而在满足对桩基实施承载力检测的同时能够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进而使得承台在后续的施工建设中能够继续对承台的承载力实施检测从而保证承台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而承载力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其中承载力是桩基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桩基的承载力实施检测能够有效的满足现场施工的设计需求,但现有技术中针对桩基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在实际应用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
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无法有效的对桩基实施定位限定,使得桩基在实际安装定位时极其麻烦且操作困难,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施工效率,同时在对桩基实施承载力检测时无法有效的达到长期承载力检测的效果,使得桩基在后期建设中因增加其他设备设施而导致的出现超出承载力时无法有效的达到实时监测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承台、检测台以及固定板,所述承台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桩体,所述检测台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与所述承台套接,所述通孔与所述桩体套接,所述检测台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检测台上表面中部靠近一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检测台上表面中部靠近另一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凹槽两侧的所述检测台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空腔内壁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凹槽内壁下表面靠近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靠近两端处分别插接有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顶端贯穿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与所述承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底端贯穿凹槽与所述空腔插接,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外围均套接有定位弹簧,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检测装置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以及第三红外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一侧中部靠近顶端与底端处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三红外传感器,所述空腔内壁另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以及第三红外传感器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长度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二定位杆长度尺寸,且第二定位杆底端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底端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和第三红外传感器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第二红外传感器到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三红外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底端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定位杆底端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谦诚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谦诚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1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通光纤拉丝涂覆压Die孔的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医疗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