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漏斗型假体植入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5628.8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2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庆颂 |
主分类号: | A61F2/12 | 分类号: | A61F2/1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2749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型假体 植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漏斗型假体植入袋,属于医疗整形美容领域,本方案一种双漏斗型假体植入袋,袋体表面光滑,两端开口,包括植入部和递送部,所述植入部与递送部成对接漏斗结构,并在两者连接处成贯通状态,所述植入部的开口角度大于递送部的开口角度。本方案采用中间贯通的对接漏斗结构,其中植入部用于首先被放置在待植入假体的人体组织腔隙内部,而递送部内部用于放置假体,就能够非常精准地将假体缓慢有序地滑入至人体内部,当假体完全进入人体组织腔隙后,植入部还起到隔离假体和人体组织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方便操作者对假体的位置进行转动或调节,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整形美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漏斗型假体植入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对人体形体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得到提升,对应人体进行假体填充美容整形的情况也越来越得到青睐。
对于假体填充美容整形,特别是女性乳房假体填充美容整形,通常是在对应的部位先进行切口操作,然后通过该切口剥离好用于放置假体的组织腔隙,后将假体通过该切口置入至该腔隙内;为了减少切口的影响,在手术时通常都尽可能的减少切口长度,所以在假体置入时,需要对假体进行挤压置入操作,同时为了降低包膜挛缩现象,假体的表面通常为磨砂面或毛面;故可以预见的是,通过这样的挤压植入操作,不仅对操作者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在挤压过程中极易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也非常容易使假体破损,同时植入时磨砂的假体表面也会的人体组织内壁进行侵害,造成不良的手术后果,在另一个方面,在植入过程中,假体本身也可能粘附操作者手套的滑粉、人体表皮组织或者因暴露在外所粘附的细菌。
目前业内有直筒形和单漏斗形乳房假体递送袋产品,通过递送袋将假体植入到人体中去,但是,直筒型存在的缺点有:假体推送进人体植入腔隙前,递送袋本身后退,不能直接把假体推送进剥离好的体植入体,起不到防止假体变形和对切口周围组织的有效保护作用;
单漏斗型存在的缺点有:只适合乳房下皱襞切口,对乳晕切口,腋窝切口不适用,假体进入切口后在腔隙内的移动对周围组织的摩擦损伤不能避免。
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研发出一种双漏斗型假体植入袋,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假体植入时,容易造成人体组织伤害、假体容易破损和假体位置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漏斗型假体植入袋,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假体植入时,容易造成人体组织伤害、假体容易破损和假体位置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漏斗型假体植入袋,袋体表面光滑,两端开口,包括植入部和递送部,所述植入部与递送部成对接漏斗结构,并在两者连接处成贯通状态,所述植入部的开口角度大于递送部的开口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部和递送部采用医用塑料膜一体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柔性,便于折叠和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部与递送部连接处的连接口的口径为2-6厘米。能够降低手术切口的大小,并便于假体通过该连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部的长度小于20厘米。便于在手术剥离后的人体组织腔隙内形成贴合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递送部的长度大于15厘米。便于对放置在递送部内假体进行挤压推送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部与递送部连接口处设有加强结构。提高该接口处的强度,防止假体在挤压通过时,该接口处发生开裂的情况。
采用本方案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庆颂,未经孔庆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5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破损的瓦楞纸板
- 下一篇:一种升降电梯使用的聚氨酯扁平钢带导向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