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晶硅磨削的对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8051.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锋;徐公志;尹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41/06;B24B4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磨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晶硅磨削的对中机构,属于晶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与晶硅支撑台配合使用,所述晶硅支撑台位于所述对中机构的正下方,包括对中固定板和两个竖直设置的对中夹紧板,且两个对中夹紧板相对设置,所述对中固定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对中夹紧板通过对中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用于加紧和移动晶硅,并将晶硅置于晶硅支撑台的中心处,能够快速的将晶硅在晶硅支撑台上进行对中,高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晶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晶硅磨削的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制作太阳能电池板所用硅片的制造工序分为:拉晶、截断、开方、磨倒、切片等几个步骤。拉晶是在拉晶炉内通过化学沉积的方式生成圆柱体型的单晶硅棒,长度最大可达6米;截断是指把拉晶出来的单晶硅棒截成长度不等(100~700mm)的小段;开方是指把截断出的不同长度的单晶硅棒切成长方体型;磨倒是指用磨具把开方后长方体型的单晶硅棒的四个表面进行磨抛,以及四个棱边进行倒圆的过程。在晶硅倒磨工序中,需要将已经开方完毕的晶硅进行对中操作,以往的对中工序需要人工参与,误差较大,严重影响晶硅的后续加工,因此,怎样能够实现晶硅更加便捷高效的对中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现提出一种能够高效准确的将晶硅对中的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晶硅磨削的对中机构,其与晶硅支撑台配合使用,所述晶硅支撑台位于所述对中机构的正下方,包括对中固定板和两个竖直设置的对中夹紧板,且两个对中夹紧板相对设置,所述对中固定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对中夹紧板通过对中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用于夹紧和移动晶硅,并将晶硅置于晶硅支撑台的中心处。
进一步,所述滑轨设置两条,且两条滑轨沿着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滑轨间固设有齿轮和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两条,齿条的一端与齿轮啮合,其另一端与所述对中滑块固连。
进一步,所述齿轮设置在两个滑轨中心的连线上,且其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对中固定板的两端与支撑立柱固连,所述支撑立柱与对中固定板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所述晶硅支撑台成长条状,且其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来带动对中夹紧板,实现两个对中夹紧板同步同速运行,提高对中的精确性。
2、对中固定板与支撑立柱固定,便于其与其他设备相配合,通用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晶硅支撑台、2-对中固定板、3-对中夹紧板、4-滑轨、5-对中滑块、6-齿轮、7-齿条、8-支撑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指引结构的电梯逃生装置
- 下一篇:气动阀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