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水平错位钢筋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0276.2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7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钱增志;方宏伟;周大兴;董磊;武利平;王宽;张晓刚;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模板 一体化 墙体 水平 错位 连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水平错位钢筋连接构造,包括一体化构件A、一体化构件B、对拉连接件、构件A水平分布钢筋、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构件A纵向钢筋、构件B纵向钢筋、搭接区域内纵向钢筋、补强连接件、补强龙骨、补强连接件螺母、水平分布钢筋定位件、一体化模板;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构件A和构件B竖向接缝位置钢筋搭接满足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搭接规范要求,抗震性能与现浇结构一致,具有安装快速方便的优点;一体化构件A和构件B的水平分布钢筋均与一体化模板有效固定,保证拼装过程钢筋不发生碰撞,拼装过程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一体化墙体水平错位钢筋连接构造,具体为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水平错位钢筋连接构造,属于建筑工程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构件在拼装过程中,竖向接缝处水平分布筋的搭接是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构件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现浇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良。但其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大量的钢筋加工、绑扎和模板安装等工序。这些工序的存在制约施工进度,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因此,近些年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住宅主要采用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结构。相比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较差,根本原因在于装配式构件间钢筋的连接方式与现浇结构有本质区别。在不改变现浇结构钢筋连接方式条件下,实现装配式是提高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案。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水平错位钢筋连接构造与安装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水平错位钢筋连接构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水平错位钢筋连接构造,包括一体化构件A和一体化构件B,所述一体化构件A和一体化构件B之间连接为整体;其中,
所述一体化构件A包括构件A水平分布钢筋和构件A纵向钢筋;且所述构件A水平分布钢筋与构件A纵向钢筋呈垂直设置连接;所述构件A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区域外侧与一体化模板之间焊接有水平分布钢筋定位件,且所述水平分布钢筋定位件的外侧安装有一体化模板;所述一体化模板贯穿设置有补强连接件,且所述补强连接件的两端通过贯穿补强龙骨的补强连接件螺母连接;
所述一体化构件B包括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和构件B纵向钢筋,所述构件 B纵向钢筋设置于所述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的内侧,且所述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的外侧设有一体化模板,且所述一体化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连接件连接;所述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的连接为整体水平分钢筋位于搭接区域的一侧,且所述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的内侧对称设有搭接区域内纵向钢筋。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构件A和一体化构件B竖向接缝钢筋搭接区域全部位于一体化构件A内。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构件A搭接区域内的构件A水平分布钢筋通过水平分布钢筋定位件与模板固定。
优选的,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在竖向接缝一侧外漏模板边缘,构件B水平分布钢筋接头位置采用U型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构件A和构件B竖向接缝位置钢筋搭接满足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搭接规范要求,抗震性能与现浇结构一致,具有安装快速方便的优点;一体化构件A和构件B的水平分布钢筋均与一体化模板有效固定,保证拼装过程钢筋不发生碰撞,拼装过程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构件A平面图;
图2为图1Ⅰ-Ⅰ剖面图;
图3为图1Ⅱ-Ⅱ剖面图;
图4为构件B平面图;
图5为图4Ⅰ-Ⅰ剖面图;
图6为图4Ⅱ-Ⅱ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0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